藏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可是,這麼重大的事情必須馬上向英國政府彙報,馬上取得與西藏方面,駐華公使方面的聯絡,處理善後事宜。至於,政府是否應該採取報復措施,那,就不是寇松能管的事情了。他已經決定電報引咎辭職。
直到英國駐華公使薩道義把要求談判解決西藏問題的照會發到了奕劻手裡時,北京朝廷才得到了四川新軍在西藏抗英勝利的訊息。不是西藏方面和四川新軍方面沒及時彙報,而是千里快騎實在趕不上英國人的電報!
“老佛爺!老佛爺!恭喜老佛爺!大喜大喜!”拿著照會的奕劻立馬跑到了頤和園,不待門口的太監通報完畢。也不等慈禧宣招,就跌跌幢幢地撲到慈禧跟前。自從朝廷默許龍劍銘率軍進藏,又頒旨勞軍後,朝廷上下可是一直在提心吊膽著過日子,生怕一不小心噩耗傳來被自己給撞上……今天奕劻可是撞了大運了,一慣高高在上的英國駐華公使薩道義居然把照會必恭必敬地交到了慶親王爺的手上,太陽,真的從西邊出來了!
“慶親王,如此驚慌成何體統?”慈禧皺了下眉,訓斥了一下老而不尊的王爺。
“老佛爺,大喜!英國人服軟了!咱大清朝開天闢地頭一遭啊!英國駐華公使薩道義的照會,要求召開和平談判解決西藏軍事問題。”奕劻大喜了半天才把事情說了囫圇。
“這麼說,西藏那邊龍小子打贏了?”慈禧這下聽明白了,心頭一直吊著石頭落了下來,自然也不好再去責怪老王爺失禮違制(外臣不得宣招不準擅自進入後宮)的事情了,現在高興還來不及呢!眼看著70壽誕就要到了,這事情可平添了不少喜氣啊!也可以堵一下民間沸騰的怨氣,怎麼著,咱大清在東北宣佈中立,可在西藏打了勝仗啊!要不英國人怎麼平白來個要求和談的照會呢?前些天唐紹儀可是連公使人都見不著的啊……
還沒等奕劻開口,外面就來了個太監,扎馬磕頭後道:“老佛爺,大喜了,軍機處剛接到西藏來的捷報!”
“奕劻,你念一念。”慈禧抬手示意那太監退了下去。看來,喜事真的落實了!
“臣裕剛奏報:四川新軍會同藏軍在江孜乃寧寺大捷!殲滅英軍5000餘人,江孜解圍!龍劍銘督辦額附正在組織新的攻勢,力圖將侵藏英軍餘部全殲於帕裡宗至康馬宗一線。此戰四川新軍官兵上下齊心,奮勇殺敵,奪得首功……”奕劻眉飛色舞地念著,不是裕剛這個老粗的文筆有多好,而是裡面的內容確實可讀,怕英國人怕了這麼多年,這次總算可以伸伸腰了。
“好了!不要念了!”慈禧剛開始還滿臉的笑意,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好心情立馬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不為別的,那英國人是好惹的嗎?就算那龍小子能抓住幾個戰俘,萬一英國人一耍狠,不管戰俘的性命大舉進兵怎麼辦?一想到這裡,慈禧的腳底就升起了一股徹骨的涼意。
奕劻愣了半天也醒悟過來,可不是嗎?那英國公使莫不是笑裡藏刀,使的是緩兵之計?這邊說和談,那邊就調兵遣將來打,哎喲!這如何是好啊!莫不成又來個八國聯軍,這次,可就沒有端郡王頂缸送死了。搞不好,英國人要自己的腦袋去謝罪吶!
“老佛爺,要不宣眾軍機和外務尚書、侍郎來,商量個妥善的法子?”旁邊的李蓮英見場面冷了下來,忙出聲幫奕劻支吾了一下。
慈禧想了想,道:“用不著,先讓唐紹儀陪英國公使談著,給裕剛下旨,龍劍銘即刻返回北京。”
慈禧的想法是做了兩手的準備,讓唐紹儀先跟英國人蘑菇著,看看英國人的具體態度,這邊把龍劍銘弄到北京來再說。如果英國人要來硬的,那就把龍劍銘推出去,如果英國人真的服了軟,那正好了!給這個混小子加官進爵,也好給百姓一個交代。至於捷報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吧!不就是個請功的摺子麼。
還沒等北京這邊的快騎出城門,西藏的報捷快騎又接二連三地進了城,騎士們一進城就高喊著“西藏捷報!”,把路邊的人咋呼的、歡喜的是彩聲四起,一個捷報還沒什麼,兩個、三個連續地來,再遲鈍的人也反應了過來:真他孃的是捷報了!不是當官的胡謅!劈里啪啦的鞭炮聲在城裡的各個角落響起來……
唐紹儀與英國公使談了一回就立馬回奏慈禧,加上南尼寺大捷,俘虜英國西藏邊境事務行政長官榮赫鵬;加上嘎拉大捷,生擒英軍司令官麥克馬洪……這些訊息和唐紹儀的試探情況完全吻合起來,這才讓慈禧等人得到了一個準確的判斷:真的打贏了!抓的俘虜不是幾個,而是從將軍以下的一萬多人!
這一下,慈禧的膽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