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分會推薦來的部分人才陸續來到成都,新政督辦衙門又擴大了不少,熱鬧了不少!龍劍銘一發狠,真的把那些這個使那個道的原官僚們全部架空,在督辦公署下面設立了一個總辦處,由在中國知名度頗高的楊度擔任總辦。總辦處又設立了軍政、財政、行政、教育衛生、交通郵傳、法務、巡警、農業、工商各局,擔任局長的朱其琛、王鏞、鄭安邦、張維道、李岷、洪翰祥、鍾楚、孫建文、劉天寶等人都是民興會骨幹會員。鍾楚還被任命為巡警學堂的總辦,負責訓練新式的警察,用於替代傳統的差官衙役和巡防營。
各局的辦事人員一半是地方的知名人士,一半是民興會青年留學歸國會員,辦事的效率大為提高。而一部全面的《四川新政實施辦法》也在組織編撰中。
有了這些人的幫助,龍劍銘只以督辦的身份兼了一個軍政局長,把全副的精力放在軍隊建設和工業建設上。
新軍的駐地在南門外的衣冠廟,四個營的新軍和一個營的武毅軍(聶文青帶來的)都佈置在這裡,其他的四川老式軍隊如:綠營、防勇營、江防營都分散駐紮在各處,川東是主要的駐軍地方。總的算下來,四川的軍隊總數是2萬5千多人,當然,地方上的團練武裝沒有包括在這裡面。本來,按照清朝內陸大省的標準,象四川這樣的地方,有兩萬人的軍隊算是正常,那多出的五千人是為了鎮壓前些時候的川東義和團起義從鄰近各省調集的。隨著局勢的平復,也會在四川拿到一筆開拔費後各回原地……現在的龍劍銘,手裡只有一萬條步槍,300挺機槍和40門野戰炮,肯定無法裝備這兩萬軍隊,而且他也不想裝備這些大多已經混成兵痞的傢伙。如何處理老式軍隊中不符合需要的官兵?如何擴編新軍?這個事情,龍劍銘還得和聶文青、趙爾陸兩人商議。
衣冠廟新軍指揮部裡。
“情況就是這樣,不知道兩位有什麼辦法?儘管提出來大家商議一下,如何?”對這兩個人,龍劍銘儘可能地逐漸爭取。畢竟一個是虎將之子,一個是另一時空在西藏力挫英軍的戰將,能爭取他們加入民興會,在軍事上無疑又增加了助力。
“我同意龍督辦的意見,對不合格的,裁汰!合格的,逐步混編進新軍四個營中!從我帶來的武毅軍先做起!”聶文青是個直性子,但是並不缺乏智慧。他知道四川新軍的實力,也知道自己帶來的武毅軍與四川新軍的差距,雖然,自己已經是挑選過的了,但是,作為四川新軍督練協辦,自己不能先就護犢子!整個四川兩萬人的軍隊看著吶!軍隊要強,首先就是一個官兵素質,這個素質,可就是軍事長官本身具備素質的縮影……。
龍劍銘聽了這話,不用去看武毅軍那個營也知道決計不是孬種,強將手下無弱兵啊。象聶文青這樣的大度的將領,手下的官兵會差到哪裡去?何況,兩年前的武毅軍可是中國北方勁旅之一,有著光榮的愛國傳統,這一點,龍劍銘是最為看重的。於是他微笑著道:“武毅軍到四川那就是新軍了,被服、裝備很快就會送過去,完全跟原來的四個營一樣。聶協辦暫時兼任一下管帶,原來的管帶先去武備學堂再學習一陣子,然後回來。如何?”
聶文青愣了一下,他原來以為按照軍隊上傳統做法,自己這支隊伍肯定會被首先裁汰一批,剩下的就象自己所說的那樣被混編,消失在四川新軍中。作為客軍,這樣的下場太常見了!何況現在正是大編練的時候,一句話一個大營就可以裁撤掉,何況400多人的標準營呢?所以,他首先採取了主動,爭取在以後與龍劍銘共事的時間裡能夠相安無事,順順利利地把四川新軍編練好,自己也就算功德圓滿了!一個武毅軍的營,就好像一個見面禮一樣送給龍劍銘,任其宰割!說實在話,聶文青是很心痛的,畢竟這是自己從老父親那裡接受過來的最精銳的一個營了!但是龍督辦的大方顯然出乎意料,不僅不裁不編還送裝備被服,完全當成了四川軍隊一樣來看待!意外!太意外了!這樣的大帥,值得為之效命!也就在這樣時候,聶文青徹底消除了主軍、客軍的成見,把自己和青字營完全當成了四川新軍的骨幹分子。
他的心思,龍劍銘何嘗不知道!?他就是要用這個辦法來收服聶文青!
“兩位,趙某有句話……。”趙爾陸思量了一下,也大約估摸著了龍、聶二人的心思。“我擔心那些裁撤下來的人會危害地方,這個可要有個妥善的辦法來應對才是。”
“這個,裁撤下來的可以發雙餉作為遣散費,安排在工廠裡工作,南邊的工業區想必二位已經看見了,那是個很好的去處啊!”龍劍銘對這個早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