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2 / 4)

小說:散花女俠 作者:恐龍王

鐵鏡心在旁冷笑,道:“若然不計成敗,那又何必起兵自惹禍殃。”張丹楓心道:“若是人人都像你這麼聰明,一定要有必勝的把握才肯去做,那麼當初我的祖先和朱元漳也就不必起兵抗元了。”但他不願即時發表意見,仍然望著葉成林道:“嗯,你再說下去。”

葉成林想了一陣,說道:“現下瓦刺復興,倭氛雖然暫止,隱憂仍在。朝廷不敢抵禦外敵,卻專向內用兵,大失民望。我看百姓不是怕亂,而是怕朝廷苟安,將來更會惹起亡國的大亂。至於說到地利,當年明太祖也是從江南舉兵驅逐勳虜的,並不一定要倚仗西北才能統一中原。再說到領袖的人才,只要義旗一舉,老百姓自會選擇。”

鐵鏡心面色漲紅,大聲說道:“不然,不然!”引經據典,以古證今,從兵法史事種種方面,駁斥葉成林的意見。張丹楓默默靜聽兩人的辯論,不發一言,澹臺滅明卻聽得不耐煩了,道:“國家大事,以後再談如何?我看怎樣應付群魔攻山,那才是當務之急。”

於承珠怔了一怔,道:“什麼群魔攻山?”張丹楓道:“你的烏伯伯帶有訊息來。”烏蒙夫道:“我在江南遍找石驚濤,不知怎的,他一回來,就失了蹤跡。我就折回來追蹤陽宗海。聽說他已說動師父赤城子出頭,邀請了幾個久伏隱居的魔頭,要借向玄機前輩拜壽為名,到蒼山桃釁。”澹臺滅明道:“是些什麼魔頭?”烏蒙夫道:“有哀牢山的鳩盤婆公孫無垢,有崑崙山星宿海的摘星上人,還有東海明霞島的屠龍尊者和甘肅積石山的雲陽真君。這幾個人若然是咱們的師長出手,想來還可對付,就只怕他們三位老前輩不肯出手,咱們倒不可輕敵呢。”

張丹楓笑道:“三位老前輩正在坐關練功,要到我師祖八十大壽之日,才功行完滿,選定那日開關。”烏蒙夫奇道:“他們還要練什麼功?”張丹楓道:“武學之道,絕無止境,他們坐關練功,想是要集三家之長為武學創一新境。只不知赤霞道人(赤城子的法號)和那幾個魔頭什麼時候來?”烏蒙夫道:“他們以拜壽為名,想當在玄機逸士壽辰的正日來了。”小虎子拍手道:“好啊,那日咱們可以看到太師祖大顯神通,驅逐群魔了,這眼福真不淺啦。”於承珠微笑道:“太師祖是當今武林至尊,他輕易不肯出手的。”張丹楓道:“太師伯董嶽遠在藏邊,只怕不能來拜壽了。二師伯潮音和尚遠到雁門關外訪金刀寨主,只怕來不及趕回。但我的師父和師孃(即謝天華和葉盈盈)到時一定會從小寒山趕至,有他們二人的雙劍合壁,敵人雖強,諒亦無足為患。”

小一輩的大都年輕好事,聽說幾日之後,將有好戲可看,均是大為興奮。正是:

初生之犢不畏虎,血雨腥風又一場。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正文 第二十四回

張丹楓微笑說道:“你們旅途勞累,早點歇息去吧,明日一早,還要去見段王爺呢。”鐵鏡心瞪了葉成林一眼,好似剛才的辯論,意猶未盡,回頭一瞥,但見於承珠仍是一副冷淡的神情,似乎並不欣賞他的“辯才”,鐵鏡心滿懷不樂,也只好隨著眾人告退,各自歇息。

第二日一早,張丹楓帶領沐磷、沐燕、鐵鏡心、葉成林和於承珠五人,一同去拜訪段王爺。王府在大理城郊,鄰近蛇骨塔,沿途都是大理著名的風景名勝,先是經過蝴蝶泉,泉邊一株老樹,枝椏交結,下臨清碧的池塘,景面清絕。張丹楓笑道:“可惜現在已是秋天,沒有蝴蝶,要是你們在春夏之交來到,可以看到蝴蝶到處飛來,都集結在這棵大樹上,尤其是在四月十六那天,蝴蝶更是一串串地掛在樹上,直到水面,首尾相銜,牢結不散,任由遊人圍觀,那才真是人間罕見的奇景呢!”眾人悠然神往,沐燕嘆道:“只怕人事聚散無常,到了明春,咱們這些人又不知散到哪裡去了!”有意無意地瞥了鐵鏡心一眼,鐵鏡心怦然心跳,低下了頭,只當聽不懂她說話中的含意。

再走一會,經過三塔寺。三塔寺相傳是唐朝的大將尉遲敬德所建,有一樣奇妙之處,每當斜陽西下的時候,塔影落在十五里外的一個水潭中,稱為“三塔倒影”。過了三塔寺,沒多久便望見“蛇骨一塔”,這蛇骨塔也有一個傳奇的故事;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洱海有一條大蟒,時常興風作浪,淹沒農田,為害人畜,後來有一個勇士名叫段赤城的,帶了七把鋼刀,跳進洱海,故意讓蟒蛇吞入腹中,在裡面將蟒蛇刺死,可是他自己也悶死在蟒蛇肚中,老百牲為了永世紀念這殺蟒的英雄,將蟒蛇的骨頭燒成灰燼,修蓋了這一座蛇骨塔。相傳這位段赤城便是段家的始祖,大理百姓感他的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