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會額外派出人手來管理,而只是臨時指定了一些身體強壯健康的羅馬男性來領導他們將他們組織起來以免因為不必要的驚擾造成騷亂
反倒是對於殖民地裡的奴隸,萬尼烏斯很耐心的將其中的比爾及人挑選出來交還給比爾及各部族,又將剩下的奴隸按照百人隊的形式組織起來,叫他們作為大軍的後勤部隊
靠著最先屈服的羅馬殖民者,以及過四萬五千人的龐大軍勢,萬尼烏斯的大軍很輕易的敲開了其他殖民地的大門,“保護”了多的羅馬殖民者,也“沒收”了多的奴隸
而緊接著,萬尼烏斯就將目光投向了羅馬軍團在比爾及的軍營
因為大部分軍隊都被集中起來在莫里尼地方準備進行跨越海峽征討不列顛的戰役,軍營裡便只有極少數計程車兵留守
當看到萬尼烏斯的大軍到來之後,羅馬的守軍士兵們立即爆發出了爭論
而萬尼烏斯則從羅馬殖民者中選出口齒靈便、地位尊崇的人進入軍營,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羅馬士兵們
為了能夠說服羅馬士兵不至於造成不必要的流血衝突,在簡單的講述了自己介入比爾及地區局勢的理由之後,萬尼烏斯又做了額外的說明
“目前,凱撒正在為了加圖而進軍阿非利加,而拉比努斯是將主力全部集中到了莫里尼地方因此,不止在整個比爾及,就是在整個高盧,能夠和我的軍勢對抗的羅馬軍團,也並不存在”
“然而我並沒有因此而進軍克勒特,而只是在比爾及地區拔除殖民地和軍營,足以證明我對羅馬並沒有敵意——否則我大可以率軍進入克勒特地區,徹底的拔除所有的殖民地和營地”
“誠然,諸位被統帥和將軍委以重任,負責守衛營地,理應死戰不退,才不負統帥、將軍的信任,也履行了諸位作為羅馬軍人的職責”
“但眾所周知,在明知毫無希望的時候做不必要的犧牲,是不明智的而在明明有成百上千的平民需要保護時,對他們的需要視而不見,也是不負責任的在營地的外面,正有成百上千的平民需要保護”
“自然,作為日耳曼王國和日耳曼諸部族之王,我曾承諾保護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這是事實但如果羅馬公民的安全要由異**隊來保護,而本**人卻輕易赴死卻將平民棄之不顧,那毫無疑問也是使軍旗蒙羞的行為”
“如果諸位願意放棄營地,那麼諸位可以帶著你們的武器鎧甲,保留你們的建制,履行你們作為羅馬軍人,保護平民的職責而等到諸位將平民們一路護送到大軍營地,向拉比努斯將軍交付職責之後,如果拉比努斯將軍決定對我作戰,那麼諸位也正可以在戰陣上洗刷不戰而丟掉營地的恥辱——這不是比諸位在此白白戰死要好得多?”
被選出的殖民者代表進入了羅馬軍營,將萬尼烏斯的話向羅馬士兵們轉達了
之後,得到了臺階和安全保證的羅馬士兵們全副武裝,帶著他們的旗幟離開了營地
而在羅馬士兵讓出營地之後,萬尼烏斯也確實如約的將羅馬平民們的保衛工作交給了這些士兵們,只是以大軍額外圍護著這些羅馬人,防止他們和比爾及人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這樣,靠著強大的軍勢,以及羅馬人在當地的空虛,萬尼烏斯兵不血刃的接管了一座又一座的軍營,並將羅馬殖民者和羅馬士兵全部遷移向西,一路朝著莫里尼前進——那裡此刻是整個比爾及地區裡,羅馬人勢力最強大的地區
而在萬尼烏斯的大軍到達莫里尼之前,萬尼烏斯相信,自己進軍的訊息勢必已經被羅馬人知道——毫無疑問的,羅馬人也會立即採取行動,來阻止自己
不過,使萬尼烏斯感到心安的是,在自己拔除羅馬殖民地和軍營的同時,比爾及諸部族也沒有閒著
按照萬尼烏斯之前的提議,比爾及人應該將各自部族的人力全部集中起來,組成若干個大的城市,並修建多重防衛體系,同時展開軍隊的訓練
眼下,比爾及十六部之中,最大的部族所擁有的人口也不過十幾萬人,而小的部族總人口則只有一萬多人——根據粗略的統計,眼下的比爾及的總人口,不過一百二十萬而已
按照萬尼烏斯那十萬人一座城的習慣,比爾及人需要建築十二座城市
其中,萊茵河下游的門奈比人可以在萊茵河入海口處的河間小島上修建一系列的小城鎮,用來取代原本的一座大城市——與此同時,他們的軍隊也將以水軍為主
而恰好在萬尼烏斯越過萊茵河地段的厄勃隆尼斯人則要以萬尼烏斯越過萊茵河後修建的第一座大軍營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