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曰:“朕閒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列子·黃帝》)列子以黃帝之夢,亦在表明現量境不能用語言讓別人領悟(不能以告若矣)。夢境尚不可言傳,何況證悟的現量境呢?!

6、無相無不相

“道”是無相之實相,是虛無之體,無極之態,喻為“穀神”。“谷”者,虛寂無相;“神”者,妙明靈光。“穀神”者,是虛無狀態與妙明屬性的統一體。虛無者稱真空,妙明者稱般若德。另外,“神”者,變化無量、應現無窮之謂也。因清靜本然、常住妙明的“穀神”能真空妙有,隨緣變現無窮,故喻為“玄牝”,稱為化生萬物的“玄牝之門”,化生的機制見上所說。因“穀神”虛而不屈(不窮盡),動而愈出(應現而自如,生生而不竭,運運而無窮,猶風箱一樣,愈鼓動風愈出),故產生天地萬物(天地之根),而綿綿不絕,無有窮盡,從不衰竭(“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大道虛無(衝),無形無象,真空之體。但,雖虛無而稱體起用卻無窮無盡(不盈),是萬物最本質最真實的根源,是產生萬物最幽深邃遠的生機之體(淵兮,似萬物之宗)。看似虛無卻真實存在,深湛而不可思議(湛兮似若存);能生化一切,但卻無有始生,引申為不生不滅(吾不知其誰之子),連天地也是道所產生,故曰“象帝之先”(“帝”者,非天帝也,中國自古敬畏天地,指天地也)。

“道之為物”的“物”,非實物之物,“物”者,存在也。“道”的“存在”狀態是“唯恍唯惚”,“恍、惚”者,非有非無之謂也。用恍惚喻道的存在狀態。若說其無,則處處顯應,無處不有,無不是道,土石磚瓦、穢淨諸物,無一例外;若說其有,則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於萬物象前,找到的哪個是“道”?能離於物而存在的道,尋無蹤,覓無影,故老子稱為“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更深刻地講,“恍惚”乃心物一如,現量中,隨念而現相機制的一種表達。“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佔察善惡業報經》)

到了實相本體之境,這時宇宙眾生歸根覆命到唯此一妙明真心也,別無他有。此妙明真心,只要有絲毫的“波動”,整個妙真如心,便隨此心波之緣即變,展現出象、物來(妙明隨緣變現成能量資訊結構,或物質能量資訊結構。“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佛經講:“一念無明起,山河大地生”,這就隨念念而變幻其相。心是境,境是心,心境一如,無二無別。“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內心差別。”在“無慾觀其妙”的層次,隨念而境界變化;反過來,境界變就顯示著內心有了差別(喻為波動)。“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佔察善惡業報經》達到究竟一相的現量境時,無心無境,非心非境。表達為妙心、真如妙心,就是指的“道”。“道之為物”,“道”作為心物一如,心物一體不二。恍惚者,是指心微微波動也。隨其心之波動,真如妙心現出“象”、“物”的現量,這就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一相的“其中”,而不是二相的內外;是心物一體的現量,而非主客內外的比量。“其中有象”、“其中有物”真實地表示了老子處在究竟一相境地的現量證悟!

佛陀曰:“清淨本然(道),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清靜本然、寂兮寥兮的“道”,是怎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永珍”的呢?從比量講,就叫宇宙演化,因緣和合,化生萬有。從現量講,不是風、幡動,而是其心動。心動則境變,因“妄心為一切境界之源主”,何況在“玄之又玄”的現量境時,心境一如,心波動,其中就有“象”或“物”變現出來。猶如戴墨鏡(心波動),眼前之全體同時展現成墨色。“其中有象”,“有物”,就是這樣隨波動而變現的。再如,虛無一物的無極態中(表示為無極圈),一念妄動,無極中表示為“S”線,於是無極便轉變成太極了,成陰陽二半了,虛無中產生了“太極圖”的“象”、“物”。從現量講,沒有演化過程,一切現象都是剎那剎那的現量境的展現。如幻燈片,一片一個現量,非演化。但用比量的分別之人來看,電影上是因緣生法的連續影像,而其實本是膠片上一格一格的現象連續變遷造成的幻覺。隨其心動,資訊結構變化,對螢幕影像的連續顯現則感覺是境界的變化,“有欲認識”自然會處理成這個錯覺。所以說,唯證者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