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面孔的故事 作者:九十八度

西:一個很沉寂的地方,一個完全不瞭解的地方。那時候,中國的“*”才剛剛結束,很多美國人都不知道中國,更不用說有任何的美國人去過中國了。所以中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謎,這也是當時我做的這檔節目受歡迎的原因——我可以透過《看東方》一層一層地開啟給他們看。

因為做這套節目,我也特別喜愛中國的文化。我小的時候在香港長大,因為是殖民地,所以教育背景不是很好,說英文是非常好,可是中文卻沒好好地學。所以我對中國的文化不是很瞭解。但是因為做這個節目,我發現中國的文化好了不起!好像一個洋蔥一樣,你開啟一片,還有一片,開啟一片又有一片……就是不停地研究,不停地瞭解。於是,我就開始愛上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一切。

所以做這個電視節目,不僅讓觀眾多了一個瞭解中國的機會,也讓我自己多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看東方》每集大約60分鐘,主要介紹東方的人文社會、風土人情、文化藝術等等,包羅永珍。《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很少有人能夠把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融為一體,而靳羽西小姐卻憑著她的智慧和風度做到了。”

田歌:我想羽西再看到以前的節目,可能是思緒萬千。作為同行,我能理解做一個電視節目有多麼的不容易。你又是製作人,又是主持人,製作這檔節目的背後一定會有很多故事。你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當時你是歷經了什麼樣的困難,然後你又選擇了什麼樣的角度,來給美國觀眾介紹東方的?

靳羽西:在美國做電視節目什麼都困難。你首先要有足夠的資金,有足夠的題目,對吧?還要去拍,拍完了還要去宣傳,最重要的是,有沒有電視臺播你的節目。美國是所謂的獨立製片人,不是中國這樣去為具體的電視臺工作,而是可以隨時給任何電視臺播這個節目,只要你和人家談妥了。所以還需要分析究竟什麼電視臺喜歡你的節目,願意播你的節目。

從頭到尾,我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我請的,都是我付錢的。完完全全的獨立製作,蠻困難的。

田歌:一個漂亮女人,要像一個老闆一樣給大家分錢,還要非常嚴格地去要求他們,還要掌握節目質量,真的很不容易。其實我現在再看你當時做的節目,仍然有很多很有魅力的畫面。

製作外景節目尤其困難。靳羽西帶著她的製作班底東奔西走、日曬雨淋,在中國拍了許多別人沒有拍過的東西。

靳羽西:比如說我當時去了黑龍江的黑河。我是第一個到黑河做節目的外國主持人。我記憶尤其深刻的是,走在黑河上,一邊是中國,一邊是俄羅斯,俄羅斯的人不停地衝我們搖手,因為我的攝影隊都是外國人,就是覺得看見我們很新鮮。現在黑河是一個很發達的地方,但當時很落後。整個黑河都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全都是泥路。我在黑河要洗腳都沒有熱水。拍攝上的困難就不用提了,所以製作這個節目真是非常的辛苦。

當時拍了很多東西,包括中南海里毛主席的故居我也拍過。中國政府還是給我提供了很多很多方便,也給了我很多很多沒有給過別人的榮譽。所以我更要做好我的節目。

靳羽西(3)

田歌:你說到人們對外國人感到很新鮮,確實是這樣的。我記得,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在王府井經常會有一堆人圍著一個外國人,看他身上毛怎麼這麼長啊,他的眼睛怎麼這麼藍啊?我想,如果你當時到北京來拍片子,衣服又穿得特別鮮豔,也會有很多人圍著你。

所以說你是一個友誼的使者,首先向世界介紹中國。

《看東方》從1978年在美國開播,一直播到1989年結束。在節目前期,由於經費緊張,靳羽西主要在美國本土進行製作。第一集的內容是關於中國的飲食。節目受到美國觀眾的歡迎之後,節目經費大大增加,才到真正的東方開始外景拍攝。靳羽西本人也成為當時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華裔面孔。

1984年,她受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的邀請,主持從中國現場直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35週年慶典。

靳羽西:1984年中國35週年國慶,是第一次美國同中央電視臺合作,直播國慶*。當時美國電視臺就來請我做主持。

他們說:“羽西,只有兩天了,你能不能在幕後幫我們做一個解說。”

我說:“我不願意做幕後,我一定要做幕前。我是電視人,你怎麼可以讓我在後面解說呢?”

當時我對中國的瞭解應該比很多人都多,也覺得有這個必要一定要在電視上做解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