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來索性歸因於他是一個邪惡的人。

戰爭實際上對經濟有利,這種說法似乎是在繼續尋找藉口。但我們必須承認,在某些時候,戰爭的確對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成功地幫助美國擺脫了經濟大蕭條。現在的美國經濟,儘管並未陷入蕭條狀況,但仍然可以從戰爭中獲益。最新的證據表明,美國經濟的復甦顯得十分緩慢而坎坷,以至於看上去更像是正處於持續的經濟衰退中。在這樣的情形下,戰爭是我們的選擇嗎?

答案是否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例子遠不足以證明這場發生在波斯灣的新戰爭會對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相反,這場海灣戰爭更有可能會抑制經濟,而不是對我們已經艱難前行的經濟有什麼刺激作用。

軍費的支出沒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和清理一個有毒的廢棄場所一樣,它們都不會對經濟產生任何刺激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實現了羅斯福新政未能實現的目標,原因很簡單:戰爭消除了政策障礙。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既沒有決心也沒有立法權去頒佈一項這麼大的法案來刺激經濟,但是,戰爭卻讓政府拿出了鉅額資金,用以恢復充分就業。這是自1929年以來的頭一次,而且這樣鉅額的資金在這之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可是戰爭不僅使之變成了可能,而且還使之成為了必然的要求。

與之恰恰相反的是,這一次,國會倒是熱衷於積極投資國內專案。如果行政部門打算為經濟注入資金的話,他們要做的就是力排眾議、堅持目標,比如為久旱的農民提供水援助,為消防員提供新的連線閥門。換句話說,如果經濟需要聯邦支出的刺激,那麼,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方面,都不需要採取戰爭這種形式。

而且,不管怎樣,戰爭會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經濟還不清楚。有人認為戰爭必須要有軍需品和大量的存貨,因此並不會造成工廠訂單的激增。倒是有大量的開支要花費在維持和平上,不是嗎?而且這將要持續許多年。

同時,經濟還潛在著走下坡路的趨勢,我們可以把這種趨勢歸結到一個詞上:石油。

目前,伊拉克供給的石油只佔世界石油供給的很小一部分,因而戰爭對其石油產出的破壞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而且,無論是1973年的阿以戰爭(Arab…Israeli war),還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Iranian revolution),都沒有對石油產量造成什麼直接影響。

取而代之的,是戰爭造成的間接政治影響導致了石油價格的攀升。就在這段時間裡,*領導人也警告說,美軍入侵伊拉克意味著將開啟“地獄之門”。這對石油市場而言並不是個好訊息。

我們應該記得,20世紀70年代的每一次石油危機,都會導致一次嚴重的經濟衰退,隨著經濟的衰退,石油價格又會回落至適度的水平,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海灣戰爭之前。原油價格的上漲會破壞我們脆弱經濟的復甦,甚至造成更快速的衰退嗎?答案是肯定的。

格林斯潘風格(10)

一旦政府確信採取這樣的行動是出於保護自身安全的目的,那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們進攻伊拉克了。但是,企圖把戰爭對經濟的潛在影響縮減至最小的想法是非常愚蠢也是非常危險的,更別提那些宣稱戰爭有利於經濟的言論了。

如此洞察力

2002年9月20日

我們應該採取軟著陸而不是硬著陸的方式實現復甦。

那麼,我可能是錯的。經濟日益不景氣,失業人數也在增加。但是,會不會像商業週期評論家所聲稱的那樣隨後幾個月會出現更新一輪的蕭條以至於情況將會變得更糟,這仍然不能夠確定。並且另一方面,行政部門看起來決定要在11月5日前的某個時候採取特殊行動。

但是目前看起來經濟執行好像正在下滑,並且人們好像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簡而言之,目前這種情況和20世紀90年代早期發生的情況有許多相似之處。

無論你把目前這種情況稱做慢性復甦還是蕭條,這真的無關緊要。大多數人並不關心GDP增長是否有略微的上升還是下降到零,他們所關心的是他們是否能夠找到工作,他們是否能夠養活自己。並且就業形勢日益使人擔憂,的失業率聽起來並不算壞,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人早已放棄了尋找工作。總失業率也並沒有反映出迅速增加的真正處於絕境中的人口數量,因為他們已經失業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並且近來的就業形勢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