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滿了。
很多人以為電影學院這種學校就是個玩兒,或者至少向一般大學一樣,中國的大學課業是很輕鬆的。一般都是高中辛苦三年到大學就幸福了。
其實有些學校未必如此。
拿易青的導演系來說,其他大學生要念的文化課除了大學數學以外一門都不能少,什麼毛概鄧論,大學語文這些枯燥無味的課程,樣樣要學;專業上導演系開了三門主課:劇作、表演、視聽語言。在這三門之下,分成許多小門類,主要有: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影片分析;中國戲劇史、外國戲劇史、美術作品分析、音樂作品分析、文學作品分析、美學原理、藝術概論、電影攝影基礎、電影錄音基礎、電影音樂基礎、電影造型、電影聲音及電視劇、紀錄片、科教片創作基礎、導演藝術……等等。
中日電影節之後,易青他們導演系就開始準備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了,易青當然知道自己是來北京幹什麼的,只好勒緊褲腰帶,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好不容易期末考結束了,易青心眼兒開始活泛起來,說什麼都要出去賺錢了。明年依依考電影學院的報名費,萬一考砸了還要讓她去試試中戲之類的其他學校,總得有個大學唸吧?想想這報名、打車、買服裝道具,處處都是錢,真是一毛錢奈何英雄漢,急殺人也!
依依考上了之後,這一年一萬二的學費在哪裡?總不能向父母開口要吧?
易青發現電影學院的學生都挺有錢的。開好車來上學的學生比比皆是,電影學院停車場就象個萬國車展。隨著他的打聽,多少漸漸知道了一些門道。
最容易賺錢的是表演系,尤其以女生比男生能幹。表演系的學生宿舍的水房、學校食堂、公告欄,是劇組、廣告公司、平媒雜誌最喜歡光臨的地方,常常貼滿了各種招人的告示,往往舊的沒撕新的又貼了上去。
表演系的學生能做的事,包括拍戲、做平媒的封面女郎、給中小雜誌拍照片、拍廣告,象這些都是出一次鏡幾千塊的活兒,比較好的廣告幾萬塊也很平常;然後就是晚上去酒吧裡唱歌跳舞,俗稱炒更,電影學院表演繫有開專業的聲樂和形體課,幹這種工作小KS,收入也很好,一般一個晚上一千多,唱歌是一首兩三百的價,北京的酒吧業非常發達,基本上電影學院的學生只要願意去都是搶著要。
其他的系來說,導演系、文學系、管理系的學生會去寫劇本,一般是地方上小的電視劇劇組要,這種學生作文式的劇本很好寫,而且電影學院學生的專業名聲又好,很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