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起來:“不過咱們今後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北方,對於海軍的規模就不宜再擴大了。特別是在倫敦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上面,我們要對英美做出比較大的讓步。”
這個時空和歷史上一樣,也有《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這兩個條約主要是英美兩國在背後推動,其中又以英國最為熱衷。這是因為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元氣大傷,以無力負擔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因此轉而想用條約來限制其他列強的海軍軍備擴張。眼下的中國海軍當然也是英國最想要限制的物件之一。
“那蘇聯和GCD最近有什麼動向嗎?”。現在一提起GCD,胡漢民的老臉也和蔣介石一樣拉得老長。
“中G的嫡系主力現在已經離開直隸和魯北,預計將會在月底以前進入吉林省。同時吉林方面也有一股紅軍在蘇聯的支援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日軍攻陷哈爾濱後,這股紅軍也趁機進入了黑龍江省東部的山區地帶開闢了根據地。不過中G對蒙古的進攻卻沒有如預料的那樣展開,估計他們是擔心青年軍和託派軍聯手在蒙古抵抗紅軍,而且青年軍和託派軍都有強大的騎兵軍團,在蒙古草原作戰對他們非常有利。因此中G現在很可能將發展重點放在了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
根據我們的估計,中G和託派之間的戰爭很難在短期內決出勝負,託派控制著蒙古和大興安嶺附近,地盤遼闊,戰略迴旋空間極大。而中G在控制了吉林和黑龍江東部以後,打通了同蘇聯的交通線,也不是孤立無援的託派可以打敗的。他們之間的戰爭最後很可能會陷入僵局。”
“這麼說,GCD暫時不會來找咱們的麻煩了?”許崇智笑吟吟地問。
“是的。”羅耀國朝許崇智點點頭:“GCD只要不打敗託派就沒有力量來向我們挑戰,而且南方的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也會進入一個相對的平靜期,這對我們穩步推進訓政和憲政改革是非常有利的。此外GCD和託派之間的戰爭,在輿論上也對我們很有利,畢竟國人都是反對內戰擁護和平的。”
“可是GCD始終是個問題。”胡漢民冷冷道。
“還是個馬蜂窩。”羅耀國咂咂嘴巴:“GCD力量的根源是我國社會的普遍貧困和巨大的貧富差距,這兩個問題在國民政府的轄區內都非常嚴重,也不是短期內可以改善的。只要這兩個社會問題得不到解決,GC主義就一定會有存在的空間,GCD也不是單靠軍事實力可以消滅的。而且武力解決GCD問題也會使得目前已經穩步推進的訓政、憲政程序受到影響。”
漢民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這段時間國民政府在“直隸、魯北社會問題”上遇到的麻煩,已經讓黨內武力解決GCD的聲音大大減少了。包括胡漢民在內,所有的國民黨高層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解決那裡的“土地**後遺症”。如果承認GCD土地**的成果,那資本家和地主以及知識界的絕大部分人都會反對;可要是將農民手中的土地沒收歸還原主,那可就將直隸、魯北的兩三千萬農民推到GCD一邊去了……
“那直隸和魯北呢?”胡漢民猶豫了一下,又問:“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現在還在和GCD談判,在轉交直隸、魯北地盤的問題上雙方倒是沒有什麼異議,目前的分歧還是直隸和魯北的土地和‘公產’。中G要我們承認土地**和城市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果,還要我們保證參與土地**和城市社會主義改造的農民和工人不被報復或是制裁。”羅耀國回答道。
“GCD還真是麻煩,地盤都交了還管那麼多幹什麼?”胡漢民重重吐了口氣。
“麻煩的不是耀國搖搖頭:“而是我們這個國家尖銳的社會問題和階級矛盾,特別是農村問題。人多地少,絕大部分農民的生活極度貧困,甚至很多人連基本的溫飽都無法達到。而且我們國民政府的政權也根本到不了農村,除了義務教育和收繳地方武裝之外,我們這些年好像也沒有替佔到中國總人口**成之多的農民做過些什麼有益的事情。”說到這裡,他頓了下,冷冷道:“在將來訓政期結束之後,這些極端困苦的農民卻要用手中的選票來決定我們的去留”
中國土地就這麼多,農民伯伯又有好幾億,隨便扒拉一下算盤珠子就知道是人多地少了,大部分人註定是要吃苦受窮一輩子的這些註定要吃苦受窮的貧下中農們,在這個時空雖然沒有許多GCD員來帶領他們鬥地主打土豪,可是卻被國民黨的義務教育給教得多少有了些文化,知道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而且根據已經成為“大神”的國父先總理的遺訓,從1939年開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