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2)

二是航天員可以在氣閘艙進行吸氧排氮,適應大氣壓力變化,預防減壓病。

三是航天員出艙前將氣閘艙內的氣體放掉,方便航天員開啟艙門,進行太空行走;航天員返回之後,恢復氣閘艙的氣體,使之與座艙一致,便於航天員返回座艙。

四是可以簡化出艙活動系統設計。

8 航天員出艙活動程式如何安排

航天員出艙活動程式是指航天員出艙活動前準備至出艙活動結束後整理完畢的全部工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工作:

①氣艙閘減壓操作準備。

②對艙外航天服進行檢查。

③航天員著艙外航天服。

④大流量純氧沖洗艙外航天服。

⑤航天員吸氧排氮。

⑥艙外航天服狀態最終確認。

⑦氣閘艙洩壓,開啟出艙艙門。

⑧航天員出艙活動。

⑨航天員返回氣閘艙,關閉氣閘艙艙門。

⑩氣閘艙復壓,航天員脫下艙外航天服。

進行艙外航天服整理等出艙活動結束後的工作。

9 怎樣選擇航天員出艙活動時機

出艙活動時機是指航天員在執行航天飛行任務過程中實施出艙活動的時間範圍。出艙活動時機的選擇首先要考慮活動的安全。因此,一般情況下,選擇航天員出艙活動時機應考慮以下條件:出艙活動時間,出艙人數、次數和出艙任務,儘可能安排在陽照區,保障地面有足夠的測控覆蓋,儘可能避開航天員空間運動病高發期,儘量避開太陽活動的活躍期和南大西洋輻射異常區域,出艙前採取吸氧排氮等預防措施。

10 中性浮力水槽基本原理是什麼

中性浮力水槽是模擬失重環境因素的裝置,航天員在水槽中可以進行失重訓練。其基本原理是浮力配平。在進行水槽訓練時,航天員浸入水中,在航天員穿著的艙外航天服或水下訓練服上適當布放配重器和配浮器,使航天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而且重心和浮心基本一致,處於中性浮力狀態。航天員在水槽中會有一種隨遇平衡的飄浮感,與在太空失重狀態下的感覺非常相似。中性浮力水槽具有失重訓練時間長、空間大、人數多、受試者可以在六個自由度條件下進行試驗等優點,是一個比較逼真、用得最多的失重訓練裝置。但它也存在未真正消除地球引力影響、存在水的動態阻尼和黏滯效應以及運動響應與太空不太一致等不足。

航天員出艙活動及空間交會對接(3)

11 怎樣設計失重飛機

失重飛機是目前在地球表面上唯一可用於航天員訓練的微重力訓練裝置,通常是由高效能的噴氣式飛機改裝而成。

失重飛行基本原理:

根據動力學原理,在地球引力範圍內,只有當物體加速或減速過程中對物體產生的慣性力與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相抵消時,才能使物體處於真實的失重狀態。依據上述原理,飛機在地球引力場內沿開普勒軌跡飛行時,可獲得真實的失重狀態,其軌跡如上圖所示。

失重飛機改裝要求:

一是對發動機系統進行改裝,保證在失重情況下,飛機的燃油和潤滑油不會飄浮起來,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

二是對艙內結構進行改造,拆除不必要的艙內裝置,安裝並固定試驗或訓練裝置,加裝防護墊,以保證失重訓練空間和訓練安全。

三是增加失重飛行引數監測系統,在超重和失重到來之前,提前報警,提醒人員提前做好準備,防止受傷。

四是安裝應急供氧裝置、高壓氣瓶等裝置,在發生失壓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

現有的失重飛機:

俄羅斯的伊爾…76失重飛機(如上圖)一個起落可飛15~20個拋物線,每個拋物線可產生25~28秒的失重時間,美國的 KC…135失重飛機一個起落可飛20~30個拋物線,每個拋物線可產生25秒左右的失重時間。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曾將一架雙座殲教機研製改裝成失重飛機,這也是國際上第三架失重飛機。它曾經完成了許多科學實驗論證,並在20世紀70年代選拔航天員中立下功勞,但是因空間小、年代久遠,現已被放棄使用。法國曾將一架雙發動機噴氣中距客機〃快帆…234〃改裝成失重飛機。日本國泉宇宙事業開發團於1990年將一架雙發噴氣輕型客機改裝為失重飛機。

12 什麼是航天器交會對接

航天器交會對接是指兩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