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當時,老幹部處的劉處長很年輕,但是腦子很好,他認為藍書記必須要過了離休老幹部的一關,最起碼沒有人出面阻攔,當然有人支援就更好,所以老幹部處借用了一個身體保健的名目,並請藍書記到所有離休的老幹部家進行了拜訪,當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人拉著藍書記問長問短,感謝藍書記的關心。
蔣書記對藍書記的老幹部一行似乎沒有反對,看他的表情還有一點支援,想到這裡,藍書記微微笑了一下,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來。
這次到這裡,來地區調查,藍書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知道,儘管蔣書記沒有過多明確的表示,在現在這個時刻,這個地區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甚至關係到蔣書記自己。他認為此時,自己出面能及時的解決好現在的問題,絕對是大功一件。同時,如果自己當選了省委書記,這個地區就不會成為釘子,如果沒有幹上,這件事情同樣也是對新上任的省委書記的一件禮物。
想到這裡,藍書記頓了頓自己的身子,他想恐怕張省長會想不到吧,他也有當省委書記的野心。
()
再一想,這也無可厚非,自己的年齡只比張省長年輕2歲,如果放棄了這個機會,自己的政治生命就算是到了頭,不得不博一下了。
二、李點森
李點森是沒有想到藍書記老親自了視察工作的,對蔣書記的交代,李點森是能夠理解的,包括他接收的省級工作組他也沒有提出意見。此時,原本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可以光明正大的突擊提拔一批幹部,甚至可以這樣講,只要他拉出個選單,省委組織部是萬萬不敢在此時說不行的。
連續幾日,很多人透過各種關係在不斷的向他靠攏。在當今這個社會,沒有幾個傻子,沒有幾個人會繼續向在大牢裡的主子繼續喊效忠。
在今天,在這個特定的環境,在這個需要進行新的歷史時期的:
滿山市,
李點森有一些茫然了,他頓了頓自己的精神,他努力的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式,他也憑著自己55歲的人生精力,他還憑藉自己多年來在這個熟悉的地區的優勢,終於開始了自己艱苦的一段經歷。
李點森沒有盲目的開一些會議,只是先組織了現有班子的幾個人,開了一個小型的內部通報會議,在會議上,李點森主要是向大家講了一下前任市委書記的問題很嚴重,這個說法李點森用了模糊的手法,瞬間就轉入省委蔣書記親自和自己吃飯,一起談起滿山市問題的一些細節,他強調會議的內容希望大家保密,強調了省委蔣書記的重要指示,他自己沒有說什麼,只是在最後說,大家要相信省府,相信我,一定要紮實的幹好工作。
事情正如李點森預計的一樣,很多訊息在一瞬間就傳到了整個滿山市的大街小巷。一句話,誰誰倒了,進去了,幾千萬哪,活該啊。
老百姓其實也沒有什麼辦法,都是被人家管慣了,這種訊息也就是圖個熱鬧而已,畢竟給自己家裡的鍋裡也加不上一塊肉。
李點森是有一些擔心的,他不知道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多少殘存的前任的勢力,他知道的是畢竟自己已經多年沒有真正撈著插手一些核心的問題。
他正是透過自己打出的這張牌來試探一下,目前的情況,同時他也正是利用這種社會上的傳聞的強烈,來打壓還沒有清醒的認識大局已經變了,天已經換了顏色,甚至還抱有幻想的許多人,時間到了!
也正如他希望看到的,在信訪局的門口,很多人開始了長龍似的排隊,他們強調著在過去的時間,如何暗無天日,如何收到了不公的待遇,還有一位婦女竟然哭天喊地的叫著說,當年送了多少錢,給自己的丈夫買官,結果是沒有當上,自己簡直比竇娥還怨。
信訪局的接待賓館被巧妙的利用了起來,這是李點森這個真正具備了,一個優秀的政治人物素質的高手,的畫龍點睛之筆。他把從省委下來的這些領導們,工作組的各位安排到了信訪賓館。
所以,這種信訪的局面,直觀的告訴了所有的人,局面是相當被動的,也可觀的告訴了所有工作組的同志,歡迎大家的到來,烤火可以當心燒手。
三、動作
李點森並不是沒有真正的動作,只是直到今天很多人也不知道罷了。作為本書的主旨,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秘密。
在從省委回來的夜晚,李點森還是秘密的約見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這個城市的核心重要人物之一的,副市長王餘元。
王餘元是原財政局出身,幹了接近一輩子的財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