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他知道方應物肯定已經明白意思了。不然方應物肯定要問東問西,而不是半晌不說話,只在那裡皺眉思索。他不由得再次感慨一句,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氣。
沉吟良久,方應物抬起頭,神色平靜,很不經意的問道:“寧老大人無論有什麼所作所為,自有朝廷法度,你告知我這些目的何在?”
張先生擠出一副“你懂得”的表情,“明人不要說暗話了,陸大人與寧大人多年同僚情誼,自然是希望寧大人懸崖勒馬而已。煩方朋友去勸一勸寧大人如何?”
方應物聽得出來,這個懸崖勒馬並不是說讓寧老大人改過自新、投案自首、坦白從寬。
而是叫寧老大人主動致仕,將左布政使的位置讓出來,並平平穩穩的過渡到陸大人手裡。再話外的意思,就是此事也就到此為止了,寧老大人可以全身而退。
方應物能看得出,右布政使陸大人也不願意講風波鬧得太大,免得生出什麼意外。
正常情況下,左布政使致仕後,右布政使自動就是第一候選人,順理成章就能接任。
萬一事情鬧大了,出現不可控的狀況,鬼知道朝廷會怎麼出手,沒準陸大人的願望就莫名其妙砸鍋了。
還有,陸大人大概不想落個逼迫上司去職的刻薄名聲,故而也是希望儘可能的平穩過渡,不要鬧得雞飛狗跳,這也是他一直不肯站到前臺的緣故。
方應物還想象得到,如果陸大人直接拿著把柄去與寧老大人說,只怕很容易就撕破臉,連個轉圜餘地都沒有。所以需要一個合適人選當中間人。而自己倒是非常合適的。
讓他方應物這個“同黨人”去對寧老大人說,就相當於有了餘地,不至於立刻反目成仇把事情拖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