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去打牙祭,忽然有縣衙衙役等候在縣學門外,上前對方應物道:“方相公,縣尊大老爺有請!”
方應物只得與好友作別,隨著衙役去了縣衙。又到了後堂,拜見過汪知縣,便聽汪知縣說:“今日收到行文,浙江巡按御史將按臨本縣。”
巡按御史要光臨?方應物同情的看了一眼汪知縣,只怕這位縣尊的日子不好過嘍。
若要評選大明朝最苦逼的七品官,知縣絕對是熱門選擇之一。別的不說,只說這頭頂上的婆婆數目,天下七品中無出知縣之右者。
府衙、分守道、分巡道、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巡撫,哪個不是知縣的上司?知縣又敢慢待哪個?隨便一個都能壓住最底層的親民官。
當然,上面這幾個婆婆雖然都能管到知縣,但是根據國朝體制,從知府到巡撫,不會輕易下到縣裡的。因而對知縣而言,這些婆婆勉強也稱得上眼不見心不煩。
不過除此之外,卻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上司,不但會親自下到縣裡,而且還會事無鉅細的察看一切縣政事務,包括刑名、錢糧、倉庫、民風、學校等等。
對官場所有了解的都知道,讓地方官最頭疼的上司就是這種。畢竟政務繁雜,哪個地方官也不敢說自己任何毛病都沒有。
這種最令地方官頭疼的上司,就是汪知縣剛才提到的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雖然僅僅是七品,和知縣一樣,但卻是朝廷派出的欽差身份。這個職務是從監察御史中選出最優秀人選來擔當,職責就是以代天巡狩的名義,巡察各地方,一應政務無所不包。而且巡按御史是完全獨立於地方官府的,不受任何地方衙門管轄。
巡按御史的權力極大,大事上奏、小事立裁,所到之處堪稱見官大一級,是大明官制中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