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上,周圍對自己一片膜拜。好罷,這個方案純屬方應物夢想和意婬

第二種方案比較切實可行一點,就是讓汪太監在成親時,把物件換成別的女子,只要汪太監不娶孫夫人,與他方應物何干?如此汪太監不至於丟體面,自己也保全顏面,兩全其美。

不知不覺,來到何娘子酒家,按慣例讓長隨方應石把風,方應物獨自進去。到後面說話時,何娘子扭著小腰肢掀開門簾,請方應物進屋。

但方應物卻逡巡不前,很謹慎的站在院中道:“春光明媚,綠樹茵茵,在屋外挺好。”

何娘子輕啐了一口,“沒膽鬼!”不過她是個心思剔透的伶俐人物,登時意識到什麼,又捂著嘴笑道:“方老爺今日到此,是想通了因果,特意討饒來了?”

方應物堅貞不屈不為所動,就如此在院中與何娘子閒談,一邊等著東廠那邊的回話。方應物一到這裡,何娘子就打發了人去東廠傳暗號去了。

半個多時辰後,派去東廠的小廝回來。何娘子去前頭聽了稟報,又返回院中,對方應物道:“方老爺可以放鬆些,汪公子不來了,不必假正經了。”

方應物連忙問道:“她在宮裡還是東廠?”何娘子答道:“人似乎是在東廠,但不會來。”

方應物皺眉想道,如果汪芷正在宮裡,那當然身不由己,無法來會面很正常;但是人在東廠,卻推脫不肯來,那絕對是故意的!

何娘子遞給方應物一張紙條,“不過倒是寫了句話送過來。”

方應物抬眼瞧去,只見紙條上歪歪扭扭寫道:“我想我們都該冷靜一下,分開一段時間也好。”

噗!方應物險些吐出一口老血,冷靜她奶奶個頭啊,她以為這是八點檔狗血劇嗎!他可不是來玩過家家的!(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六章 旭日東昇

見不到汪芷,方應物拒絕了何娘子挽留,怏怏回家。不過方應物反覆思量後,還是發現了奇怪之處。

這汪太監是個直爽性子,向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傳紙條說幾句雲山霧罩的話,不是她的風格。

所以此中必有緣故,汪太監肯定隱瞞了什麼事情!可惜他方應物終究不是神仙,委實猜不出來。更別說女人心這種東西,就是真神仙來了也未必能猜出來。

正當方應物在家裡反覆揣測女人心時,從宮中傳出詔書,兩道頗為惹人注目的人事問題終於塵埃落定!

一是右都御史李裕遷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二是戶科給事中方應物超遷正六品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括號不兼翰林銜。

兩道任命在輿論裡簡直就是一熱一冷的相反對待,李大人成為吏部天官是登上人生頂峰,從此成為手握無數官員前途的外朝第一大佬;但方大人進東宮,卻是跌進坑裡了,或者說終於跌進坑裡了。

已經有老成的人物教育後輩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你們總是不懂,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使強如方應物者,今次也被坑到深不見底了,正所謂物極必反!”

亦有長輩敦敦教導子弟:“朝堂就是這麼險惡,即便贏了無數次,但只要輸一次,立刻就難以翻身了。為人處事無論何時要記得兩個務必,務必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要保持謹小慎微、戰戰惶惶如臨深淵的心態。”

當然伴隨著方應物進東宮的訊息,還有那些真假不明的**流言這些也被人們視為一代天驕方應物衰敗的徵兆。一位生機勃勃的上升人物,怎麼可能冒出這種詭異流言?

還要簡單介紹一下,國朝設有詹事府主管東宮事務,詹事府下分設左春坊、右春坊、司經局,經常合稱為坊局,又與翰林院合稱為翰林坊局,屬於頂級清流官職。

左右春坊裡設有大學士(不是內閣大學士)、庶子(謝遷那個官)、諭德(方清之原先官職)、中允(方應物現任官職)、贊善等屬官,各司其責輔佐太子。

詹事府和翰林院關係極其密切,幾乎就是兩位一體的衙門。詹事府就是翰林學士們升遷的渠道。詹事府屬官裡兼任翰林院官銜的也不稀奇。

方應物作為翰林出身的人(半日翰林也是翰林出身)。這次不兼任翰林院官銜,就有幾分被刻意貶損味道了,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由此可以看出方應物讓某些人異常糾結的心態了。

當然詹事府這些官職往往屬於模仿古制套個名字,具體幹什麼還的看差遣。比如侍班東宮、經筵講官之類的。如果沒有另外差遣的話。方應物這個左中允所要負責的事情大概就是文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