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只不過此事很低調,外人並不清楚。惟有吏部尚書尹旻從內部一些跡象上略略有些覺察,但還沒有太多反應。何況尹天官目前志向在於入閣。暫且懶得和穆文才較真。

首輔萬安罷免不了有大學士劉珝撐腰的天官尹旻,但天官尹旻也罷免不了有首輔力挺的文選司郎中穆文才。。。。。。於是在吏部小範圍內形成了詭異的政治平衡。

至於當日穆文才對方清之的惡劣對待。肯定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也不是閒得無聊欺負人,原因主要有兩條:

一是穆文才奉首輔萬安指示,要對東宮太子一派的官員進行打壓,方清之作為標誌性人物自然正當其衝。只是沒想到,方應物竟然是如此的難纏,讓事態發展完全失控。

二是穆文才下決心投靠萬首輔之後,再面對已經沒落的方家,特別是因為座師而交結的方應物,要下意識的表現出刻意冷淡和疏遠,象徵著自己與過去決裂,以此討好萬首輔。

因而穆大人知道,關於項成賢所問的問題,事實正確的答案當然只有一個,那就是否認與尹尚書有關,不承認是尹尚書指使自己。但是之後呢?

事實正確和政治正確完全是兩回事。。。。。。

假如他否認與尹尚書有關,那麼接下來只有兩種後果了:一是責任全由自己承擔,否認有人指使自己。那麼自己將面對御史的瘋狂彈劾,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自己的位置將搖搖欲墜,萬首輔都不見得能保住自己。

二是被人挖出來自己與萬首輔的關係(這種事瞞不住的),然後被認為是萬首輔指使自己迫害忠良。最後將萬首輔拖下水,而且以萬首輔的性子必然要遷怒於自己辦事不利,惹禍上門。

穆文才只要不是失心瘋,就知道上面這兩種後果都不是自己能承擔得起的。如果不想出現這兩種後果,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順著方應物的話,承認自己是受了吏部尚書尹旻指使。

這並不是正確的事實,但卻是正確的政治。對穆文才而言,攀誣了尹旻,等於是讓尹旻替萬首輔背了黑鍋,可以讓萬首輔徹底置身事外,從而全心全力的為自己撐腰。

其次,對萬首輔而言,很樂見政敵尹旻被咬住,趁勢打擊尹旻不在話下,而且說不定還能就此罷免尹旻,將吏部佔為己有。

於己有利,於人有利,究竟哪個答案是真正的正確,還用多想麼?至於證據,有受害人方家指控,有執行人穆文才親口承認,何況大明允許科道官風聞言事,這還不夠麼?

不知發呆了多久,穆文才閉目長嘆一聲,開口道:“方應物所言不錯,確實是吏部尹尚書指使本官。”

更多餘的話不用說了,官場中人都明白。大學士劉珝與方家是死仇,而劉珝的同黨尹旻迫害方清之的動機還用解釋麼?

人群登時肅靜無聲,人人都驚愕萬分,沒想到穆文才竟然真的直接承認受尹旻指使了!難道是突然良心發現?

今天御史們來這裡圍觀,只是想看兩個著名官員打架的結果,萬萬沒料到竟然搞出一條這麼大的魚,那可是大學士之下第一人的吏部天官!

某些人腦中不由得想起一句官場笑談:涉及方家無小事。。。。。。但這真的只是笑談嗎?(未完待續。。)

ps: 白天先出門,等我回來繼續寫!繼續滿地打滾求月票!求月票!另外感激諸君昨晚的捧場,萬分感激!

第六百六十章 此事真沒有完

不得不說,爆出吏部天官尹旻無異於十足十的響雷,讓御史們根本無法安定。或許會有人問,如果不想摻和其中,大可厚著臉皮裝聾作啞、視若不見,難道這不是名利場人物的基本功麼?有什麼不安定的?

話是這麼說,但也得看什麼場合、什麼人物。在朝廷體系裡,都察院御史很大程度上是靠臉面吃飯的,與別人還有點不同;還有個情況就是私下裡與公開,也是不一樣。

如果在都察院裡,在一群御史面前,公開爆出這樣的醜聞,而御史們卻還無動於衷的話,那都察院也就可以不用開了。就連這種無動於衷也將成為集體醜聞,整個科道官體系的根基都會被動搖。

無論如何,現在的情況就是,穆文才不能不認,都察院御史不能不管。坐在堂上居高臨下的掌院都御史李裕冷眼旁觀了全過程,心裡對方應物實在佩服之極。

能操縱自己人不算什麼,但能操縱敵人言行才是最可怕的。穆文才堂堂一個文選司主官,今日卻只能按照方應物劃出的道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彷彿成了方應物的傀儡,甚至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