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再找個什麼法子。先收回點利息,表現出幾分不為利益所動的樣子。然後再繼續與萬安糾纏,說不定還能多敲詐出些好處。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都要抓。這才是該有的作風,反正掌握著絕對主動權。不怕時間拖延。
這時候方應物瞥見緊緊護衛萬首輔的三四個隨從,忽然心頭一動。外面那些已經被打倒打散的家奴看起來都是康永韶所帶來的。而屋內守在萬安身邊寸步不離的這三四個才是萬安的親信隨從。
這並不是說康監正比萬安派頭還大,而是因為萬安想盡可能低調,所以帶來的隨從不多。至於康監正的家奴們,大概都不知道這被當成貴賓的老頭子是首輔。
想到這裡,方應物便吩咐道:“聖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先生確實不好動”
萬安暗暗鬆了口氣,心中暗笑幾聲。不出所料,這方應物果然是利益燻心之徒,有了好處便有所取捨了,臉面又不能當飯吃。
不過方應物突然抬手指著萬安身邊的隨從,“所以就先用他們頂替了!將這幾個拿下,扒了衣服丟出去,讓衚衕裡的人看個景兒!”
萬安這邊登時人人變了色,就連萬安本人也倏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剛才他可是一直穩坐如泰山,但現在卻坐不住了!
常言道,打狗也要看主人,這反過來說明了,打狗也能算是打主人的臉。正如眼下,方應物不敢輕易碰萬安一根手指頭,但是萬安旁邊還有這三四個隨從。當著萬安的面,將這三四個隨從羞辱一番,也算是報復了。
方應物從王越那裡借來的人不愧都是家將,很有令行禁止的風範。方應物一聲令下後,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很有默契的三人圍一個,當場動起手來。
“住手!”萬安失去了鎮靜神態,急忙大喝道:“方應物!你膽敢如此肆意妄為,不顧廉恥枉為讀書人!”
方應物冷笑幾聲,反駁道:“方才康監正毆打在下家人,還要羞辱在下時,老先生怎麼不出來訓斥?聖人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現在老先生才知道說廉恥兩個字,未免遲了!”
萬安縱橫宦海幾十年,不知經過多少大風大浪,不知遇到過多少種人物,這時候也被方應物氣得有些心塞。還是那個問題,天下為什麼會有方應物這樣根本不把首輔放在眼裡的人?
萬安哪裡知道,方應物是“未卜先知”的人。方應物更知道,這位毫無名聲可言、滿朝清流人人都唾棄的首輔沒一兩年,就徹底從大明政壇中滾蛋了。
而明面上,方應物有劉棉花這樣的老泰山,除了君恩不如萬安,廟堂中影響力並不比萬安差多少,更是能比萬安多撐五年;同時在暗地裡,方應物又有汪芷這樣的黑手為後盾。
所以與萬安面對面時,方應物實在提不起半點敬畏心,不但是立場為題,更是實力問題。
看到方應物嘲弄的眼神,萬安終於忍不住了,厲聲對威寧伯府家將們喝道:“老夫是當朝大學士萬安!誰敢再動手!”
這老頭子是首輔?眾家將聞言愣住了,下意識停住了動作,齊齊向方應物望去。
方應物也吃了一驚,萬安剛才怎麼也不肯亮明身份,寧可浪費口水和自己打啞謎,為何這時候突然亮出自己的首輔身份?
如果換成自己,幾個隨從被羞辱雖然丟面子,但也不是絕路。當前最重要的是明哲保身,因為隨從丟掉的面子,完全可以事後再找回來。亮出身份只能增加恥辱指數,沒有什麼必要。
這其中有蹊蹺!方應物雖然一時沒明白具體緣故,但是他知道,萬安的心理防線已經被自己的貪心擊破了,謎底線索肯定就在這裡!
方應物又有點慶幸,如果不是自己得寸進尺,小小貪心了一次,大概就會被萬安丟擲的誘餌牽著鼻子走,迷失在利益交換的泥潭中。
果然是知足者常憂,不知足者常樂啊!(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三章 猜對了
方應物一直覺得,萬安拒不表明身份,是為了儘可能避欽天監的嫌疑。雖然方應物感到疑點多多,可也只能如此解釋了。
現在自己剛下令要羞辱萬安的隨從,萬安就迫切的跳出來亮出身份,含義很明顯,只怕有比勾結欽天監還要嚴重的事情。故而亮出身份作為底牌,也不得不打出來了。甚至還可以引申,萬安身邊這幾個隨從有問題,只是不明白萬安為何如此沉不住氣。
方應物將注意力從首輔轉移到四個隨從身上,這一細看就看出點表面現象。四個人裡,有三人服色雖然各不相像,但大體款式卻隱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