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書五經,還學過對偶比興什麼的,八股文也摹寫過幾篇。

這社學屬於官府倡辦,但平常也要靠學生束脩和大戶善款維持,聽說去年的頭號贊助人就是中花溪村王昇王大戶家。王大戶有兩項之最,他是花溪兩岸這些窮村落裡最富有的人,同時花溪兩岸最出名的美人也生在他家。

想到王大戶家,不知為何方應物腦子有些隱隱發痛,彷彿極其不願意回憶似的。還沒等方應物挖掘出什麼門道,他們已經走到了社學門前。

正要邁步進去,忽然有社學雜役伸手攔住了方應物,帶著幾許無奈道:“館中塾師發了話,從今ri起,你不必來了。”

方應物微微一愣,疑惑的問道:“這是為何?”

雜役解釋道:“現已四月,你今年束脩遲遲未曾送到,也沒有向先生求情過。先生說此乃無禮,禮絕便恩斷,所以你不能入內聽講了。”

雖然方應物被攔住了,但方應元卻暢行無阻的進了學堂。見此方應物暗暗想道,束脩就是學費,他和堂弟兩人的束脩一直是由叔父負責送的,難道今年叔父送束脩只送了堂弟那份,卻將自己那份漏掉了?

做便做了,還不明說,一直等到今天自己被攔下才知曉,這可真是厚此薄彼、斷人前程的背後小動作!

方應物忽然感到一陣窩火。須知在當今崇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能讀書便絕了上進之途,此後只能回家種田,有本錢的也可以經商。對於他這個曾經的高材生而言,當然是不願意的。

在社學這裡大吵大鬧沒有用處,方應物扭頭就原路返回,該去找叔父理論。不多時,他循著記憶又返回了上花溪村。

在自家宅院外面看到門口閃出個二十七八歲的強壯男子,粗布褐衣,頭頂遮陽的斗笠,臉面粗糙,顯然是終年農事風吹ri曬的原因。對於此人,方應物腦中自然而然的閃出相關資訊,姓名方清田,職業農夫,稱呼叔父。。。。。。

叔父手持農具在院子門口,看樣子正準備下田去,方應物迎上去問道:“叔父斷了小侄那份束脩之禮,為何不曾與小侄明說?叫小侄好一陣不明所以。”

方清田早有準備,當即答道:“此事是我忘了與你說,今ri想起時,你已經去了社學。眼看你漸漸長大chéngrén,讀書也沒甚出息,理當為家裡分憂,所以從今ri起,便與我一齊下田罷!”

真要讓自己當農民去種田?或者說要逼迫自己下田當苦勞力?方應物顧不得繼續質疑叔父阻止自己上學卻還送自家兒子過去的小心思,先吃了一驚,彷彿聽到了不可思議的事情。

前世他作為靠著成績混跡於校園的優等生,雖因孤兒身份不至於飯來張口衣來張手,但也具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優良傳統。

面朝水田背朝天的田園勞動?抱歉,只在電視上看見過,但從來不是他現實生活中的選項。

說起來方家共有八畝田地,都是祖傳的家業。如今長房方清之、二房方清田兩兄弟沒有分家,故而也就沒有詳細的劃分產權,只算是兩家共有。

長房方清之一直在縣學吃皇糧暫時不用靠田地餬口,但二房一家三口加上方應物一共四口人,生活基本都指望這八畝地,外加若干養蠶收入,ri子很緊巴巴。

眼看著大侄子成年,方清田便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南方水田比不得北方,需要jing耕細作,八畝地須得用倆個勞力。過去是他們夫婦二人下田,而今年他將主意打到了大侄子身上。

這大侄子方應物年紀漸長,越大越能吃,還用得著讀什麼書?他已經可以充當一個勞力了。如果方應物開始賣兩把子力氣種田,便不用他那口子渾家下田務農,就能徹底解放出來去養蠶繅絲,多賺點錢財,還能剩下一筆束脩,堪稱兩全其美。

在極其不情不願中,方應物被叔父強行硬扯著下了山坡,來到山腳下一方水田邊上,田裡有的地方已經插好了幾排苗。

這時叔父又塞給他一把秧苗,不耐煩的督促道:“農時很緊,你先在這裡插秧,我去另一處田地去。”方家的八畝地並沒有成片集中在一起,分成了兩股。

“那我。。。”不想斯文掃地的方應物很不服氣。

方清田彷彿知道侄子要說什麼,雙眼一瞪,將他的話堵了回去,半是責罵半是威脅道:“你這偷懶鬼白歇了多少年,再偷懶連晚間的飯也沒有了!”

四月份堪稱是本縣農家最忙的時候,月初要收割chun花田並種稻谷,月末要插秧。在以農為綱、並真會餓死人的時代,沒有什麼比種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