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襲詩詞,以致我家蒙羞,在此老夫愧疚了。”

“老先生言重了。”方應物道。又說了幾句話,王惟道便先走了。

王恕對方應物吩咐說:“明日老夫要在後花園辦一場公餘雅集,已經提前邀請了不少府內大族名流參加,你陪同老夫一起出席。”

方應物感到很意外,原來這兩天王恕沒顧得上騷擾他。原來是忙於此事,這可是大手筆!

他猜測道:“老大人打算趁這個機會。當眾與本府士紳名流說官民田均賦稅的事情麼?”

“不錯,明天就先與他們講了。探探口風。”王恕承認道,但卻面有憂色,“不過此事不易,估計很難說服,但總要試試看。”

他又對方應物囑咐道:“剛才老夫請那王惟道幫腔,他倒是答應了,回頭你去王家拜訪一下,化解掉你和王銓的仇怨,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方應物立即想到。東山王家乃是洞庭商幫裡有名的大族,王家生計其實是半耕半商,所以對田地賦稅的事情遠不如別的家族敏感,肯答應幫腔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事情不會那麼簡單,任何騎牆派的最大特點就是隨風倒。方應物提醒道:“東山王家畢竟是本地人,如若其他各家拼死反對,東山王家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和本鄉人唱對臺戲。”

王恕沒說什麼,只是堅定地揮了揮手。方應物看得出來,即便以王恕的強硬個性。此時也壓力重重。

畢竟給貧民租種的官田減租、同時給多為大戶所有的民田加稅,這是在大戶人家那裡虎口奪食的事情。雖然對大多數貧民是利好,不會被扣上“與民爭利”的大帽子,但也是阻力極大的。

但方應物轉念一想。所幸的是,此時開國剛一百年,政壇上的江南幫剛剛嶄露頭角。影響力還沒有達到歷史上明代中晚期的高度。

不然方應物敢斷定,就是十個王恕在這裡。也是難以迴天的。王朝末期的江南稅賦問題,是一個死結。無人能解。

但成化十四年這個時候,大明朝剛度過了躁動熱烈的青年期,蘇松地區最有前途的吳寬、王鏊還在翰林院養望;

顧鼎臣、毛澄、徐階、申時行、王錫爵這些前後相續的大佬也還沒有出現在世人的視野中。江西幫、福建幫、浙江幫都比江南幫影響力大。

在這個時代,蘇州府文人給世人最大的印象僅僅是名士風流,是文化符號,而不是政治影響力。至於東林黨、復社這些興起於江南、直接影響國策的地域色彩濃厚的、有活力的社會團體更是連個影子都沒有。

有些事情,總是需要人去做的,方應物暗暗想道,他也要當一個憂國憂民好少年。

到了次日,巡撫行轅門前巷子車水馬龍,一時名流薈萃,堪稱盛會也。

畢竟宣德朝之後巡撫威權日重,面子還是很大的,接到邀請的一般都會前來,哪怕要從外縣趕一天路。

蘇州城以園林著稱,巡撫行轅的後花園就是一處造設精緻的園子,這次王恕口中的“公餘雅集”便就用了這地方。

除去僕役小廝,客人約莫二三十人,年紀多在中年以上。方應物看到有幾個面熟的,比如祝允明的岳父李應禎老先生,文徵明的父親文林大人,以及昨日才認識的王惟道老先生。

其餘在方應物眼裡都是陌生人,不過他提前看過名單,知道其中除了府城之外,還有太倉王家、吳江沈家和葉家、崑山歸家、常熟翁家等等十幾個家族的代表。

確實是一場雅集盛會,這才是蘇州名流雲集的大場面,相比之下,望遠樓那集會只能算小兒輩胡鬧。

方應物是跟在王恕後面進來的,王老大人進了園子就對眾人拱拱手,便坐在了一處樹蔭底下的主座上。

眾人還過禮後,鬆鬆散散的坐在四周,旁邊一道人工小河蜿蜒而過,將這裡圈出了一方幽靜的小天地。

而方應物自己,則只有站在王恕後面充當侍立童子的份。他目光掃來掃去,發現不少客人背後都站著和他歲數差不多的少年人,甚至還有歲數更小的孩童。

方應物當即揣測道,這些少年人八成就是家族中的未來之星,特意帶出來見世面的罷?說不定哪個就是日後的大名人。

比如文林旁邊那位十來歲的小童子,方應物估計他有九成可能性是將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

方應物正閒得胡亂猜測時,王恕作為主人,先開了口,“本官自從到任蘇州以來,諸事繁多,始終不得空閒。諸君都是江南名賢,本官久仰大名,只恨不能識荊。今日總算偷得浮生半日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