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方應物出頭沒幾天,與他們都不熟,以他的性格也懶得放下身段,去主動巴結這些史書上的無名之輩。他默默坐在一旁,又想了想上船時的情況,突然發現了一個特點。

經府尊安排一同前往縣界的迎接隊伍中,除去大量雜役這類不算在數目內的,其餘本地代表好像只有二十多個。大都屬於兩種,一種是本府二三十歲的年輕士子,風流倜儻;另一種就是本地年老耆宿,德高望重。

老少結合,看似很合理的人員結構,但卻有說不上來的奇怪之處。。。。。。

方應物又仔細回想了回想,終於可以肯定,確實一個官員都沒有,而且一個正當盛年的居家鄉宦都沒有,全都是離官場較遠的人物!當然,本地舉人也大都去京城趕考了。

而隊伍中唯一例外的,就是朱知府本人了。府尊大人在這支隊伍裡,真可謂是萬綠從中一點紅——特別官服還是緋紅袍子。

想至此,方應物猛然拍了拍大腿嘆道,朱府尊不愧配得上“心思縝密”四個字,這種小細節都讓他考慮到了!

這支隊伍前往迎接,等到商閣老下船,那就不動聲色、自然而然的完完全全將朱大人自己凸顯出來了。

年輕士子只會吟詩作文,最多談幾句書經,本地耆宿也只能說說近些年來的風土人情變化。這些東西,都是場面上的應有程式,聽聽也就罷了。

商相公可是首輔級別的元老重臣,層次和境界當然不會僅僅只有上述這些。但在迎接場面上,能與商閣老展開高層次交流的,能談論國事、政務以及官場的,除了府尊本人,還能有誰?

那時府尊完全不用擔心有誰搶過風頭,只管在周圍一群老幼病殘的襯托下,全副心思表現他的才幹見識就可以了,這就是他為自己創造出的最好機遇。

至於他方應物,大概主要任務就是代表解元站臺和吟詩作詞兩項,與其它同行人沒有本質區別。

他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所穿的粗布青衣,真像是大紅袍身邊的綠葉吶。方應物彎腰出了船艙,站在船頭望著水裡的倒影,他這模樣很像天真無邪、乖乖聽話的綠葉麼?

————————

上午時間太緊張了,寫多少發多少吧!

第四十三章 大黑馬(上)

這日在建德縣縣界一處古渡頭,方應物等十幾位地方代表跟隨者朱知府站在岸邊,等候商相公的座船。

一直到天色過午,才見到去前面打探訊息的雜役騎馬飛奔而來,高呼道:“到了到了,船已經在五里外了!”

登時眾人抖擻精神,整頓衣冠,在岸邊整整齊齊排列好。

商閣老這次回鄉,可謂輕車簡從,只有三艘大船和四五艘護送小船。當他出現在船頭上時,方應物終於見到了這位傳奇人物是什麼模樣。

只見得這位老大人,個頭略高,鼻樑高挺,鬍鬚大半已經白掉。雙目神光十分溫和,眉宇中瀰漫著鬆快歡欣的感覺。

他身穿深青色袍子,頭戴一頂儒巾,望之很是簡素。此外手持一根古木手杖,步履之間悠閒自如。

方應物看了後感慨道,這還真是退休老幹部的範兒。確實如同某些史料分析的,商相公晚年在閣日久,心裡對繁重政務產生了厭倦,而功成名就辭職後,心態十分放鬆愉悅。

眼見文壇魁首、三元首輔駕到現身,朱知府代表嚴州府府衙拜見過後,眾人尤其是前來迎接計程車子們,爭先恐後的擠上前去,一一向商閣老見禮。

方應物靜靜的等在後面,等別人都完了事並只剩他自己,才不緊不慢的上前揖拜道:“淳安童生方應物,見過閣老。”

這個自稱引起了商輅注意,他有些疑惑,這個場面怎會請十五六歲的小童生出席?不由得多看了方應物幾眼。

朱知府連忙在一旁解釋道:“此乃今科方解元之子也。”

商輅恍然笑道:“吾鄉科名後續有人,幸哉!”

渡頭位於一處古鎮,鎮上有個大戶張鄉紳,家裡也是出過官員的。此次要招待商相公,府衙就借用了他家一處園林宅院。

宴席設在正堂大廳上。但這席位很有講究,主賓當然是商閣老,主陪則是朱知府和此間主人張鄉紳,左右手一邊一個。

再往下兩排席位,一排是耆宿,一排是士子。耆宿那邊很好安排位置,按著年紀排序就是。

但士子這邊就很難排了,常言道文無第一,你懂得。而且所有人都想去坐最靠近主賓、主陪的那個位置,也就是次陪席位。

因為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