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2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能在附近尋找當地人家租房子了,那樣花費要大上好幾倍。

眼下方應物剛剛脫離貧困而已,還沒到富裕的程度,能省一點是一點。由此可見,科舉是個花錢的事業,這還只是府試而已,常言道“窮不讀書、富不教書”是有道理的。

方應物在府城沒有人際關係,所以沒有出去交遊,當然也有囊中不豐的原因,沒錢就沒場面。所以他除了休息就是安安靜靜的在房中讀書。

一直到第三天凌晨,過了四更天時分方應物就起了床,這家旅舍住的都是各縣學童,專門有叫醒服務。

天sè尚黑,方應物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提著考籃前往科場。

大門外點起了許多高腳燈籠,高高的吊在半空中,每個燈籠上都寫著縣名,有淳安、建德、分水、壽昌等等。每個縣的學童都在本縣燈籠下集合,點過名後排隊等待搜檢。

在淳安縣燈籠下,方應物遇到高材生吳綽公子,遭遇了一聲冷哼。

搜檢核對完畢後,考生過了龍門,從穿堂大廳領到試卷,然後進入科場大院裡的考棚,在根據試卷上考號尋找自己的座位。

經過這一系列繁瑣的過程,方應物坐到座位上時,很感到有些疲憊,他抓緊時間打了個盹,恢復了一些jing力。

考棚中每隔兩尺設一個座位。桌子是長方形案子、凳子是三尺長條凳。所用木材很薄,不停搖搖晃晃的,讓方應物總是擔心桌子和凳子會突然垮掉。

“肯定是衙門胥吏置辦桌椅時,漂沒了經費,所以才用了這麼薄的木材!”方應物摸著桌案在心中吐槽道。

正胡思亂想時,幾通鼓響,考題發出來了。

方應物連忙去看,只見有兩道題,一道是:“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出自孟子。

另一道是:“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出自大學。

這次可沒什麼人給方應物提前洩露題目,所以他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冥思苦想,在草稿上一個字一個字的答題。

不過方應物沒什麼心理壓力,他是縣案首保送生,無論答成什麼樣只要不犯忌諱肯定能透過,所以他下筆就很果斷痛快,不用太講究和斟酌。再加上方應物本來就是聰明機敏的人物,因而答題速度還是比別人快了一籌。

一上午時間,兩道題各寫了幾百字,看看也差不多了。到了午時,方應物就坐不住了。

縣試時他心虛不敢出風頭,答完了也不敢第一個交卷。但這次府試他沒什麼可心虛的,所以謄寫好了試卷,又檢查過沒有錯字,方應物便起身去交卷了。

按照慣例,在小三關考試中,頭幾個交卷的人可以與主考官親切談話並請求面試。但方應物沒有這個心思,也確實沒這個必要,反正他是保送的。

朱知府看年紀大約五十左右,體型微胖,臉形偏圓,氣度和藹可親。方應物與他程式化的說了幾句話,正想告辭,卻聽到府尊老大人叫住了他:“你慢著,待本府看過你的文章。”

這是要主動面試他?方應物只得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府尊發話。

府尊看過方應物的兩篇試卷,皺眉略一思索,又抬起頭,“本府要考較你,你是從淳安青溪渡坐航船來應試的罷,就以此為題做詩一首。”

方應物愁眉苦臉、挖空心思的在堂下轉了幾個圈,才憋出一首答道:“客棹徐開處,青溪古渡頭。林昏殘月落,水淨曉煙浮。帆影環沙岸,鐘聲隔寺樓。曙鴉聽漸遠,柔櫓去悠悠。”

“詩意不錯,出的也快,才情果然是有的。”朱知府點點頭讚賞。

方應物低頭垂目的接受了褒揚,心裡有小小的爽快,果然詩詞也是混跡士林的金手指。

啪!朱知府突然猛烈地拍案,嚇了左右一跳。卻又見他變了臉sè,喝斥方應物道:“爾既是縣案首,又有才情,更是本科解元公的親子!那今ri文章為何平平無奇、乏善可陳?”

靠!這知府也太較真了,不知道什麼叫走過場麼!方應物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是好,只得將頭垂的更低,裝作謙虛受教的樣子。

罵罷罵罷,反正他爹是解元,他是縣案首,你知府不怕本府士林腹誹就免掉他名次好了,方應物有恃無恐的想道。

再說了,他寫八股文若有超人一流的實力,還用得著費盡心思作弊去搞個縣案首麼?

朱知府繼續訓斥道:“想必是你不肯盡心盡力,胡亂應付、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