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應物才意識到,自己的腦袋是被布套子牢牢的矇住了。
其後方應物待要喊叫時,卻又閉住了嘴。一是敵情不明。不清楚是什麼狀況,亂喊亂叫容易招來不測危險,萬一狗急跳牆了,倒黴的還是自己;
二是喊叫能有什麼效果很難說。套住自己腦袋的布套相當厚實,大喊大叫的聲音想要傳出去也費勁。
其後又感到他整個身體被人抬了起來,並向著模模糊糊的方向移動。不知走了幾步路。他便重重的栽倒在木板上,發出了“咚”的一聲。
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音響起。另外還有駕車人的輕聲吆喝,方應物判斷出自己必定被扔到了一輛馬車上。
混了這些年。方應物也算是見過風浪的人,乍逢劇變還是穩住了心神。雖然因為被綁架而有些慌張,但他強迫自己鎮靜下來,仔細梳理此事。
首先,自己暫時沒有生命危險,眼下不至於丟掉小命。如果對方的目的是暗殺自己,那麼剛才在僻靜處時,對方几人完全可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何必費勁冒著風險把自己綁走?
再說縱覽大明朝歷史,有名的大臣裡面幾乎沒有被宵小綁架或者暗殺掉的,這也是方應物自我安慰的底氣。他方應物如今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名人,哪能如此倒黴?
想必自己早被盯梢上了,恰好方才自己落了單,然後便被綁架。念至此處,方應物極其憤怒,這確確實實是下三濫的行為!
大明廟堂雖然經常有很激烈的鬥爭,但還是遵守某些底線的,也算是一種讀書人習氣。綁架這種事聞所未聞,卻偏偏被自己遇上了!
這件事肯定有人在幕後指使!方應物敢於斷言,自己被綁架不是刑名案件,是一起政治案件!壞了規矩的政治案件。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誰佈置的,這很難猜測,大致範圍也無法圈定。回想起來,他這些年得罪的小人不少,仔細想來誰都有豁出去臉皮的可能。而且如今他又莫名其妙的捲進了太子之爭裡,說不定還真有小人敢於鋌而走險,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他。
大概想明白後,方應物強行把火氣壓了下去,這種時候憤怒是沒有用的,想法子脫身才是正經。
不知多久後,馬車停住了,方應物又感到被人抬了起來,然後直接將自己丟到了地上。同時還有說話聲音響起:“若敢喊叫,仔細結果了你!”
伴隨著這句威脅,頭套也被拿下來了。方應物瞬間被日光刺得睜不開眼,但慢慢適應之後便環顧四周。
卻見身處地方是一處不大的院落,身旁不遠處立著三個壯漢,其中一個生有虯鬚的人站在中間,應當是為首之人。
他們三人本來彼此之間竊竊私語,方應物等了等不見對方來找自己說話,便主動問道:“爾等何故綁架在下?”
虯髯大漢瞥了一眼方應物,隱隱然嘀咕了幾句:“讀書讀傻的書呆子麼?”然後繼續與另外兩人低聲交談,並沒有搭理方應物的意思。
人在屋簷下,虎落平陽裡,方應物忍氣吞聲,再次問道:“在下被綁到此地,是誰指使爾等?”
方應物知道肯定問不出答案來,但他只想透過對話來尋找一些蛛絲馬跡,不然坐在地上乾瞪眼,能有什麼收穫?
虯髯大漢不耐煩的呵斥道:“你這書呆子話忒多,老實坐著!不然叫你吃一刀!”(未完待續。。)
ps: 明天加更!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失敗的陰謀論
雖然這為首的虯髯大漢惡行惡狀,但方應物有自己的底氣,並不感到多麼畏懼。這幾個賊子肯定都是受命於人,不大可能會擅自將自己如何。
卻說虯髯大漢呵斥完方應物,轉身又與其他兩人嘀咕起來,不知道究竟在說些什麼。
方應物被冷落片刻,看那三人像是商量事情但卻沒有結果。於是也等的不耐煩了,不依不饒的又一次發問道:“爾等捉拿在下,究竟有何目的,不如亮出來說說!是圖錢還是圖別的什麼,也好讓在下做個明白人。”
這也是方應物的職業病了,總是透過有意識的旁敲側擊,探知出自己想要的內容和線索。在名利場中混得久了,多多少少都會修煉出幾分此等本事,甚至會變成下意識的行為。
虯髯大漢冷笑幾聲,對方應物道:“別人遇到你這處境,不是呼爹喊娘,就是戰戰兢兢。但像你這樣絮絮叨叨像個話嘮的人,我卻是頭一回見到,不知道你是讀書讀傻了還是真大膽。”
原來此人還是個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老手。。。。。。方應物聞言心中更加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