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十出頭的年輕人,單純用眼神和演技誘導了所有的人!

方應物對方清之點點頭示意過,然後又向太子行禮,慢慢退出了文華殿。張永從發呆中醒過神來,瞥見方應物要離開,連忙對太子道:“奴婢送方大人出宮。”

朱祐樘神情複雜的揮了揮手。張永便追隨著方應物出來。方清之感到有點過意不去,便對太子奏道:“今日可見,張永知善惡、明是非,敢於挺身而出。。。。。。”

方應物聽到後面有人叫了幾聲。便轉回身來,似笑非笑的對張永道:“張太監你跟著本官作甚?本官還是認得出宮之路的。”

張永知道如今在苗鈺那邊已經將事情做絕了,再後悔也是無用。自怨自艾甚至抱怨方應物也解決不了問題。還不如死死盯著方應物,說不定還能尋來一線生機。畢竟方應為欠他的人情。

故而張永對方應物道:“方大人,今日之事不多提了。但後果莫測,還請方大人給我指出一條活路,也不枉助了方大人一臂之力。”

方應物沉吟不語,像張永這樣在史書上應該前途無量的人,只要不存在利益衝突,他向來都很樂意結好。

但今天張永的表現讓方應物暗暗生了戒備心,因為張永行事實在太膽大、太敢於冒險了。他豪賭之後如果從自己這裡得不到足夠的籌碼,會被苗鈺背後的大人物撕碎的。

此人為了這麼一點點根本看不清楚的機會,就敢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來搏,這實在是有些瘋狂,方應物自思自己再膽大幾倍,也絕對不敢這樣豪賭。

對這樣的人,方應物只想敬而遠之,哪怕做友方也不想,因為太容易被連累了。那種不計後果的性格,很容易把身邊人一起拖下水完蛋的,方應物可不想莫名其妙的被坑掉。

但方應物知道自己確實也欠了張永人情,於情於理是該還的,如果沒有任何表示那就等於是結仇了。如果張永最後還是像史書上那樣起來了,自己豈不是平白樹立強敵麼?

既不能太近,也不可疏遠,這其中拿捏分寸十分困難,方應物也沒有太圓滿的法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抱著這種心思,方應物面對張永便顯得不冷不熱,只當是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而已,還好他有清流名臣的身份,面對太監秉持這種態度很正常,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又想了想,方應物決定先點一點他,嘆口氣道:“張公公你今日過於膽大了,連本官也為你捏著一把汗。。。。。。”

張永膽大但並不代表著不精明,聽到方應物開口先說起這些,立即聞絃歌而知雅意。難道是自己的冒險舉動,把方應物嚇到了?若是如此,當務之急不是懇求方應物伸出援手,而是消除方應物的忌憚之心。

於是張永先笑了幾聲,“哈哈哈哈!自家知自家事,其實所冒的險並沒有方大人想象的大,你若以為我是有勇無謀奮不顧身,那可就錯了。”

方應物奇道:“願聞其詳,不過本官並不覺得張公公你有勇無謀。”

張永解釋道:“在下乃保定府人,與兵部尚書張大司馬攀得上遠親。在文華殿外當值,時常遇到同出於保定府的劉閣老,因為同鄉關係,亦有幸常與劉閣老交談。

劉閣老曾指點過我,但凡見到方家父子的事情,只管拼盡全力去幫,必定有我的好處,除非得罪天子,不會叫我吃虧。”(未完待續。。)

第六百章 殿裡殿外

劉棉花!方應物萬分驚訝,沒想到劉棉花居然在這裡面亂入了。這麼看來,張永有點像是劉棉花順手在宮裡佈置的小棋子。

如果不是熟知未來歷史,這個小棋子是極其不起眼的,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棋子,今天就成了關鍵人物。如果沒有張永,自己也有別的辦法,但絕對不像張永出面那樣簡單利落了。

自己這個老泰山真是。。。。。。做官的功夫實在很細啊,就是幾次進出文華殿看望太子的機會,就能收攏到一個小太監為己所用,偏生還能發揮作用。

閒話不提,卻說張永這個恰到好處的解釋,確實消除掉了方應物那種類似於忌憚神經病的心結。如果有這麼一個緣故在內,張永出面檢舉苗公公就顯出幾分理性,不算是瘋狂冒險的舉動了——畢竟劉次輔說過,出力幫方應物不會吃虧。

張永察言觀色,覺察到了方應物神態的變化,而且是好的變化,於是漸漸有些放心了。

說實在的,當初劉棉花劉次輔說的那些話,一直叫張永將信將疑。別說懵懂不明的張永,換成誰來也會懷疑。

宮中宮外是兩種彼此獨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