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2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採辦太監要將七千貫寶鈔兌成七千兩白銀,蘇州李知府還是不敢硬頂。但府衙裡湊不出這麼多現銀,李知府只好變賣了若干府倉物資,又找縣衙和相熟富戶借了幾筆,這才湊齊了七千兩交付與王千戶。

此外還有五千貫寶鈔被分別送到了常州府和松江府,同樣也兌出了現銀。採辦太監此舉,簡直就是明火執仗的搶劫官庫,一時間江南府縣衙門叫苦連天但又莫可奈何。

與此同時,採辦太監發出了公告,召請商家前來認領鹽引。但是應者寥寥,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人響應。

在各種生意中,鹽業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生意,行外人貿然涉足進去也根本玩不轉。鹽商多聚集在揚州,蘇州府這邊根本沒有正經的鹽商,最多都是賣鹽的小散商。

一個外行人,就算認領了鹽引,同時從採辦太監這裡獲得專賣許可,那又怎麼樣?

首先要拿著鹽引去淮北產鹽地取鹽,外行人不懂門道,能取得出來就見鬼了,只怕排幾年隊也支不到鹽!其次,即便能支出鹽來,運往指定銷售區進行銷售也是個問題。

食鹽不同於其他貨物,必須是在官府監督下銷售的,賣鹽最終端涉及到散商、官府、牙行等幾方面。讓不懂行來做,只怕資金回籠極其緩慢,拖也能把鹽商拖垮了。

所以說,蘇州府雖然商人眾多,但根本沒人對鹽引感興趣,更不會蠢到去高價認領鹽引——不用想,採辦太監目的是為了斂財,轉手鹽引肯定是高價。

“公告已經張掛三天了,還是沒有人?”採辦太監王敬坐在樹蔭底下,一邊把玩著玉石,一邊向王臣詢問道。

王臣獻言道:“確實沒有人,看來還須強迫商家來認領鹽引。可以隨便選上一二百家,逼著他們分了這一萬鹽引。如此每家花費不過幾十兩銀子,很容易拿得出來。”

王敬嘿嘿一笑,“選那麼多作甚?只需找十家來認領鹽引即可,隨便怎麼抽取,但數目十家就行!”

王臣愣了愣,有所猶疑的反問道:“一萬鹽引分給十家認領,每家至少要拿出一千多兩銀子。只怕大部分人力有未逮,根本拿不出這筆銀子。”

王敬怒哼一聲,抬手便將玉石砸向王臣,呵斥道:“你犯得什麼糊塗?難道還需要我手把手教著你?別人能不能拿出銀子來孝敬,是你我應該考慮的麼?

被指令到的商家裡,誰拿不出銀子來認領鹽引,那就讓他去找銀子。再找不到銀子,就讓他破家!也讓別人都瞧瞧,皇爺賜下的鹽引,是那麼好領的?”

王臣不敢躲,額頭被玉石砸出一個包,但還得強忍著疼痛認錯:“乾爹息怒,兒子知錯了,這就照此去辦!”

王敬神色稍緩,又擺出長者姿態敦敦教導道:“我們在外面給皇爺辦差,就要貫行狠絕兩個字,非如此不足以表示用心!至於別人的死活,與我們有何干系?”

其後採辦太監又發出榜文,公佈了十家商戶,限令這十家在兩日後到姑蘇驛匯合,商議認領鹽引的事情。

被點到名字的商家,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這簡直就是禍從天上來!十家分攤,每家平均就是一千五百兩銀子,這樣一筆鉅款有幾個人能掏的出來?

沒被點到名字的商家也並不感到慶幸,很是物傷其類。這採辦太監不是善茬,誰知道明天會不會點到自己?

登時滿城又一次譁然了,蘇州府這兩年真是流年不利!去年發了大水,今年又遇到一前一後兩個欽差!

前面那個欽差大臣還算是雷聲大雨點小,雖然調門很有威脅,但到現在尚未見有實際性動作;誰知道後面又來了個更狠的,上來就要直接割肉,根本就是不加任何掩飾!

強迫商家以高價認領朝廷濫發的鹽引,這和搶劫有什麼兩樣?相比較之下,還是前面那個欽差顯得比較溫柔。(未完待續。。)

ps: 這章花費時間比預想的長,第三更爭取12點前搞定,不過也可能晚一會兒,見諒!

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候差不多了

外面紛紛擾擾,府衙裡李太守心煩意亂,不由得哀嘆地方官難做。如果下輩子還有機會做官的話,那說什麼也不當地方官了。

這時候,門子來稟報道:“欽差方大人到了府衙,說是要見老爺!”

李知府聞言皺起眉頭,據他所知,在最近這段時間裡,方應物沒有公開露過面,幾乎消失了一般。

後來聽說這方欽差整日都是在周邊遊山玩水、尋幽訪勝,給人的感覺彷彿是遭遇挫敗後,灰心喪氣自暴自棄了。

不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