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汪芷生氣並不是因為自己的主意太差,而是她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來執行自己的想法。
汪芷從七年前出道時開始,行事風格就是四個字“簡單粗暴”,再加四個字就是直來直去。而玩弄兩面三刀、左右逢源這種彎彎繞繞的把戲,汪芷沒那個本事。
歸根結底的說,正因為汪芷明白自己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才會莫名其妙的發怒生氣,只差說一句“臣妾做不到啊”!當然以汪芷的性子肯定不會輕易自承不足,只能透過發火來表現不滿了。
方應物剛想勸一句,以進入司禮監為目標的你汪太監就不能學著做?彎曲心腸還不都是在事情中磨練出來的。
不過此時何娘子在外面叩了門進來,稟報道:“汪公子,有兩樁事情來回話。一件是廠子那邊傳來的訊息,由遼東雜鋪扭來的兩名嫌犯,經過驗明正身確定都是宮裡的太監。
而且也確實奉了差事,並非是招搖撞騙。不過這兩名太監捱了幾下刑後,卻搬出了梁芳的名頭,據說是奉的梁芳之命。如此廠子那裡不敢擅專,要請汪公子處分。”
汪芷剛剛秘密回京,又才與方應物見面,對此事不大明白。方應物便重新對汪芷講了一遍兩個太監三番兩次登遼東雜鋪大門的事情。
“我想那宮中採買大都有梁芳包庇,這二人說不定與梁芳不乾不淨的關係。便指使姚員外假作認定他們是騙子,並扭到東廠審訊,果然如此!”
汪芷若有所思,難道說梁芳為了一二萬兩銀子來故意找她汪芷的麻煩?這怎麼看怎麼缺乏邏輯,簡直就是吃飽了撐著,梁芳這種人怎會幹沒好處的事情?
但在沒有明確想法之前,汪芷先閉口不語,何娘子便繼續稟報:“另一件事,就是綁了方老爺的賊子不是還剩一個活口麼?方才粗粗審問了一下,此人與另外兩個已死的人都是以柺子為生,今日西山煤窯勞力吃緊,他們便專在僻靜無人地方綁架,然後賣與煤窯那邊。
至於他們今天誤捉了方老爺,實在是偶然為之,並沒有受誰指使,也認不得方老爺是什麼人。”
方應物無奈道:“此事還真是無妄之災。”(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章 我知道你行
何娘子稟報完事情,很知趣的退出了屋子。然後她繼續守在房門外面,除了端茶倒水的孫小娘子,其他人一概攔駕。
方應物忽然計上心來,“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別聽到難做就打退堂鼓,總得先想想法子再說罷?
譬如你雖然實在做不了左右逢源的事情,但反其道而行之,找一條別的路子,最後達到所需求的效果不就成了?”
“有話明說。”汪芷不耐煩聽方應物賣關子。
方應物便道:“你看看,梁芳與你不對付,今次又送上門來了,你何不借此做文章?打著與梁芳不和的名頭,大張旗鼓的與梁芳相鬥,那就能暫時化解眼前的困境了。”
汪芷不是笨人,只是經常懶得費心而已。經方應物點撥,忽而恍然大悟,叫了一聲“妙!”
一個人遇到不想說的話題,可以“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打岔,遇到了不想參與的事情時,同樣可以做點別的事情打岔。
梁芳是萬娘娘的這邊的人,也是主張另立太子的。如果自己能合情合理的與梁芳矛盾激化,大打出手不可開交,那麼萬娘娘想讓自己與梁芳攜手合作、為廢除現太子而奮鬥,估計也難了。
至於周太后和懷恩那邊,自然也樂得看自己和梁芳的“內訌”,不但不阻止自己,甚至還會推波助瀾。對周太后和懷恩而言,自己和梁芳“內訌”就已經是驚喜了,只讓自己能牽制梁芳就很好。
確實如同方應物所言。無論什麼路數,只要達到自己所需求的效果就行了。那就是兩邊都別逼著她汪芷在太子之爭中當一線炮灰。
最終汪芷嘆道:“我既不想做對不起娘娘的事情,又不想與你對著幹。大概也只有如此混事了。也罷,就拿梁芳來當個幌子來鬧。”
方應物柔聲道:“我很理解你的心思,也不願見你在其中為難,所以才想方設法的幫著你排憂解難,只要你能開心便好。”
汪芷感動了幾個呼吸,然後便覺得不對頭,而且是很不對頭。。。。。。她突然想到了什麼,滿面疑雲道:“你肯定是要維護正道,力挺當今東宮。而你也知道我與萬娘娘的關係。
以你的脾性。應該是千方百計的將我拉到你這邊為你所利用,要死要活的幫著你衝鋒陷陣。可是你今天怎會如此好心,不但不勸我來助你,反而替我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