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的地方搜刮哪有在蘇州府效率高?

若無方應物守著,王公公鐵定長駐蘇州不肯走的;又如果方應物不在了,王公公回蘇州府簡直順理成章,從任何角度分析都沒有不回蘇州府的道理。

想到這個後果,城裡城外的富戶都有些急了,特別是當初託庇於公館街避難的那三四十家。若採辦太監重回蘇州府,他們肯定要倒黴,而且肯定是最倒黴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本地人終於理清了一個邏輯,若不想讓採辦太監重新殺回來。那麼欽差大臣方應物就不能走。

再究其原因,方欽差之所以要走。就是被韓家造謠逼走的!此時韓家上下尚且沉浸在“反抗”成功的興奮氣氛中,卻不知不覺成了很多蘇州人眼裡的罪人。

韓雄有位兒女親家。喚作周成的員外在城裡開著鋪子,他聽到採辦太監可能會重回蘇州的傳言,覺得態勢有點不對,連忙出平門望韓家而去。

韓老爺正在豪飲美酒,見了親家便問道:“周賢弟先前不是說今日不來麼?怎的又匆匆趕到?”

周員外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到目前為止,方欽差什麼都沒有做,也沒公開說過任何話。所有的一切都只存在於人心猜測,不是事實。

他想了想才答道:“方欽差要離開蘇州,然後又聽傳聞說採辦太監要回來。而人人都說是韓家造謠逼走了欽差大人。對韓家頗為不滿。”

韓老爺先前沒想到過這方面,吃驚的將酒杯失手墜地,酒水撒到了身上也不自覺。

當時韓老爺雖然也覺得欽差大人認輸認的太乾脆,事情發展也太過於順利。只是他被興奮衝昏了頭,沒有往深裡細想,只道是自己算無遺策,一切盡在掌握。。。。。。

周員外嘆口氣:“傳播流言最重要一點就是,不要讓人知道是誰開始傳的。

你做事雖然籌劃不錯,但執行過於粗率。這次你散佈訊息急於求成。做得太明顯,如今人人都知道這流言是你們韓家做的事情,實在是作繭自縛。”

韓雄陰晴不定,最後拍案道:“方欽差走便走了。誰能奈我何?別人難道還敢衝進韓家來對付我?縱然桑梓之間多有怨言,忍耐一些日子便可,總比被抄家好!

而且說不定那方欽差打著虛張聲勢、以退為進的主意。假意要離去,博取世人同情。叫我難堪!”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轉眼便到了傳說中的欽差離去之日。方應物站在公館門內庭院裡。對王英問道:“沒問題罷?”王英答道:“都暗示過了,應該妥當。”

方應物點點頭,提步上了官轎,公館大門立刻開啟。

傳說中每當地方清官離任時,本地士紳百姓總會有所表示,比如送萬民傘以及牌匾,或者上演一出“脫靴遺愛”的情景。

當方欽差的轎子出了大門後,便被數百人圍住了,仔細看的話會看到不少熟面孔,不過也有很多聽到風聲後湊熱鬧來看的。

方應物下了轎子,環顧人群道:“本官為公事按臨蘇州府,卻不料招至謗言滿城,意圖逼本官束手。雖清者自清,本官不屑於做口舌之爭,但也阻止不了流言,唯有暫避而已。”

你暫避不是問題,但可別把採辦太監再招來。。。。。。有人高呼道:“人人都知道那是謠言,欽差老爺何必介懷!”

又有高呼道:“欽差老爺乃天子欽命,手握王命旗牌,還怕什麼韓家,怎麼能躲著他們!”

方應物仰天長嘆,“本官雖有王命旗牌,但是用來剷除奸邪的,不是用來捕風捉影、為一己之私對付民眾的!”

那人又高呼道:“欽差老爺何必如此自抑!為區區韓家,放棄我等而去,這值得麼?”

“道之所在,必須堅守。”方應物毅然的說,然後便搖頭不言,返身上了轎子。不過人群沒有離去,官轎以及隨從隊伍在人群的阻滯下,緩慢的向閶門外移動。

原本不到一刻鐘的路,這次硬是走了半個時辰,而且越走人越多,速度也就越慢。還好到了閶門外就是碼頭,上船就能出發,不必步行了。

碼頭邊上早有十幾名本地縉紳等候,還設定了桌案美酒。出於禮節的緣故,方欽差無奈下轎,與眾縉紳一一見禮。

先出面的是一位五十餘歲的老先生,叫做李應禎的,六年前方應物第一次蘇州時見過兩面。此人乃書畫大家,當初無心官場,以太僕寺少卿致仕,是蘇州名流,他另一個身份就是祝允明的岳父。

士林交往都要攀交情,但蘇州本地人與方應物實在攀不上多大交情,所以只能讓與方應物打過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