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送了御駕離去,便使喚隨身太監收拾起奏疏,原路返回司禮監去,讓諸太監開始批紅。(未完待續。。)

四更完畢,還有月票否?

四更完畢,承諾達成。至此我已經精疲力盡半殘廢,兩隻胳膊也痠疼不已,實在寫不動了。

如今雙倍月票還有最後一個小時,大家還有沒有最後的月票助我沖沖沖沖沖沖衝?(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一章 實在太刺激了

如今天氣漸好,雖然沒有花開但也到了春暖時候,戶外活動也漸漸多了起來。在翰林院大堂後的名勝柯亭中,又開始出現圍坐煮茶、談天說地的風雅身影。

這日又有十來個翰林弄了一包御賜茶葉,齊聚在柯亭中消遣。眾君子的名銜從編修到學士不一而足,但依著詞林中不論官銜只論前後的特殊學術風氣,統稱為翰林罷。

侍講李東陽和編修方清之也在其中,其實方清之手頭有點其他事情,沒想來參與這次雅趣,但是他有話要與李東陽前輩說,便只好跟著過來了。關於自家兒子的婚事,無論如何也要給李東陽一個交待,這是最基本的禮節。

方清之坐在李東陽身邊,幾次欲言又止,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李東陽此人雖然仕途不大得志,但卻是有名的文學之士,詩詞作文出類拔萃,在這種雅集場合裡很容易就成為話題中心,方清之想找與他單獨談話的時機不容易。

忽然間,遠處有人呼了一聲:“謝於喬來了!”便使得柯亭眾人停了談話,不約而同的轉頭望去。

謝於喬就是正五品詹事府左庶子、東宮講官謝遷了,此人乃是成化十一年的狀元,又深得禮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徐溥賞識,短短六年間,便從翰林院修撰升到了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還跳出了翰林院小天地,成為東宮講官之一。

再加上本身年紀才三十四歲,謝大人堪稱前途無量,是翰林坊局這個詞臣圈子的著名政治明星。幾乎將來註定要入內閣的。

目前在這個年齡段上,能與謝大人拼風頭的只有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程敏政了。但仍比謝大人差了一籌。不過知道另一時空未來歷史的方應物總覺得程敏政此人太喜感。。。。。。

謝遷這樣的人出現,當然引得柯亭眾人關注。翰林雖然是清流裡的清流,但清流不等於是不食人間煙火。

不知道是誰帶了頭,起身大步前往院首處,做出迎接姿態。於是便引得柯亭裡眾人紛紛跟隨,不論長幼尊卑,一起前往院首地方。彷彿一瞬間,剛才還接踵摩肩的柯亭立刻放空,成了冷清地方。

面對這種情況,編修方清之皺了皺眉頭。猶疑了幾下。他想起了兒子對他的叮囑:“在翰林院裡,無論見到誰都可以謙卑一點,但見到謝遷,一定要拿出分庭抗禮的氣勢!一定不能自居下風!他雖然現在混得好,但他曾經見死不救、有失道義,在我家面前永遠是理虧的!

人都是善忘的,尊貴的人做過的錯事更容易被世人忘記!只有父親你不斷在他面前擺出另類高傲的樣子,別人才會不斷記起他理虧的那件事!若父親你自己的態度先放低了,別人更不會幫你較真!”

但自己若不同於眾人。會不會顯得太特立獨行、太突兀、太失禮?方清之為難的想道,忽然眼角餘光瞥見身邊還有別人,仔細去看是李東陽,便鬆了口氣。

有李東陽這比謝遷更“老”的前輩都沒動。他方清之跟著更老的前輩不動也沒什麼。。。。。。

悲催的李東陽,年紀與方清之、謝遷其實是差不多的,但卻是名符其實的“老”前輩。

此時李東陽心裡五味雜陳。見到後輩人物謝遷的排場,怎能不讓他感由心生唏噓不已?

他從今上登基那年就進了翰林院。至今已經過去十七年,但還只是個六品侍講。關鍵是仍然拘於翰林院小天地內,沒有出現明顯的上升渠道——詞林官中,從來不看品級,關鍵是看有沒有上升渠道,大學士名義上也才正五品而已。。。。。。

再看看謝遷,比他李東陽入翰林晚十年,雖然說謝遷狀元起點高,但這升遷之快速實在是他李東陽望塵莫及的,人生際遇差距實在太大。

話說遠了,眼下讓李東陽糾結的是,如今環繞周圍的眾人嘩啦啦都去迎接謝遷了,他李東陽去不去?

若去,有點彆扭,他李東陽是比謝遷早入翰林十年的老前輩,去迎接後輩人物實在放不下架子,怎麼看也有點卑躬屈膝的樣子;不去,又顯得不合時宜。

正當這時,李東陽眼角餘光一瞥,身邊竟然還有別人。仔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