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此日情!”
眾人親眼目睹了活生生的這一幕,心裡不由得同仇敵愾。斯文掃地,簡直斯文掃地!
可是,邵公子與方應物同樣是要上書彈劾,但兩人的遭遇反差竟然如此之大,大的令人難以理解!
一個是被好言好語,捧著進去商議了;一個卻是簡單粗暴的連打帶罵的綁了進去。很可能在裡面還要遭遇酷刑。
這是怎麼一回事?
眾人集體陷入沉思了,不知怎的,他們有一種錯覺,彷彿這一刻從恍然間從夢中跌落到現實裡。
之前李太監禮賢下士、平易近人好像只是個不真切的、編織出來的美夢,而剛才橫暴兇殘的這一幕,才是冷冰冰的現實情況。
邵公子上書時,大概是結果太過於震撼和美好,叫他們陷入了一廂情願的興奮情緒中,導致有意無意的忽略了謎團。現在回想起來。果然有很多破綻。
就算是杭州城裡最高階的文官巡撫到這裡來,鎮守太監也未必願意出來迎接,邵公子有何德何能,可以擔得起鎮守太監親迎和吹捧?
若論起功業成就。方應物不知比邵公子強到哪裡去了,身後還有巡撫的背景,但卻慘遭羞辱。這李太監是分不清好壞的傻子麼?
之前邵家大張旗鼓的提前宣揚邵琛上書,難道就不怕徹底激怒李太監麼?莫非是邵家有把握不會出問題的緣故?那麼邵家有什麼把握?
他孃的!哪有什麼浩然正氣震懾宵小?有的只是雙簧。有的只是不擇手段吃人血饅頭!有的只是虛偽至極!
天下萬事就怕認真琢磨,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真相。但暫時沒有人宣之於口。或者說,他們不甘心承認自己的正義和良知被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