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遭遇失敗的人,有幾個名聲好?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前朝宋代那位王安石的名聲比司馬光如何?

所以方應物很明白,自己這次一旦不成事,那名聲就要差了,搜刮、盤剝、爭利之類的詞少不了。而蘇州府讀書人的輿論也不會給自己好顏色,被抹黑是肯定的了,更別說自己本來就與蘇州士人圈子關係不佳。

而李知府則可以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出面反對欽差大人胡作非為,等到自己敗事時,必將博得一片讚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對李知府而言,這才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選擇,每一個合格的政客都知道該怎麼做。或者說,政客與政治家之間的區分,就在於這種地方了。

方應物嘆口氣,人心大抵如此,不能強求所有官員都具備政治家素質,習慣就好。李知府只是做了一個最標準政客所應該做的事情,但此人註定會後悔的!(未完待續。。)

月關老兄開新書啦!!

本來以為他要叛逃寫都市什麼的去,結果還是迴歸歷史,算是人氣日漸消沉的歷史分類一針強心劑吧!對了,已經叛逃的庚新據說也要回歸歷史,按說也該開書,就是不知道這兩天人跑哪去了。。

月關巨巨的新書名是《夜天子》,明代題材,在起點一搜就有。我去看了看,好像這本書又有點新想法啊,大家去看看便知。胥吏、推官。。這條路線為什麼看著這麼眼熟?

至於為什麼要開這個單章,是最近狀態不行,臉皮太薄羞於求票,搭著幫忙推書的東風,哭著喊著求幾張月票啊。

說起來都是淚啊!!!泥們知道看著月票榜嘩嘩掉,但腦子空空狀態遲遲出不來、有錢賺不到是多麼痛苦嘛!

現在感覺有所恢復,一天兩更以上會有的,下一章大概在半夜十二點到凌晨六七點更新。

。(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九章 高處不勝寒

又過了幾日,方欽差帶著兩個長隨微服出行,晃晃悠悠的來到望江樓,直接上了三樓臨窗位置,叫了酒菜便慢慢吃起來。

這些日子,方欽差時不時的到望江樓來。這並非是因為此處酒食美味,他方應物在這方面沒有太多講究;

也不是因為這裡與著名歷史人物唐伯虎有關,他方應物自己就已經是個大名人了,還用在乎別人是不是名人?

亦不是因為這裡風光好,再好的風光也經不起三天兩頭的來看;更不是因為主人家唐廣德好客,他方應物還不缺這點銀子。

最大的原因就是,這裡地處繁華交匯之處,而唐廣德又喜歡附庸風雅的招徠讀書人,所以望江樓裡士人多,氣氛熱鬧。

蘇州府讀書人扎堆後便愛高談闊論、揮斥方遒,無所不敢言。方應物坐在旁邊,就可以聽到很多議論,對於掌握輿情動態很有幫助。想來想去,沒有什麼比這更簡單的法子了。

望江樓的東家唐廣德對方應物的態度一直很熱情,雖然方欽差有成為蘇州士人公敵的趨勢,按理說他唐廣德應該與方應物劃清界限;

但他更聽說了方應物與大宗師商良臣關係密切,恰好他兒子唐寅這一年要考秀才。。。。。。所以人性戰勝了良心,唐廣德便很積極地配合方應物一切要求。

每次方應物來到望江樓,必然有屏風圍擋,專人侍候。這將方應物阻擋在別人視線之外。而別人的議論聲卻能一字不差的傳入方應物耳朵裡。

就算方應物不在時,唐廣德員外聽到了什麼動靜。必然也會讓方應物知道。

今天方應物仍舊隔著屏風,聽著外面聲音。排除掉一些行酒令、唱小曲的雜音,倒也聽到幾句議論——

“你們聽說了麼?前日府臺李太守為民請命,去了欽差公館面見方欽差。他請求朝廷體諒民生疾苦,減免本府賦稅,但欽差不許。”

“李府臺真乃慈心惠民父母官也,可恨朝廷中小人當道,李府臺只能屈居地方,不過這也是我蘇州府的福氣!”

“還聽說李太守為了此事,兩次遭到欽差斥責。其中委屈難以言表吶,在下也深為李太守抱不平。”

王英和方應石一左一右陪在方應物身邊,耳聞議論後皆有憤憤不平之色,恨恨道:“李知府分明沽名釣譽之徒,但在這世道偏生能得逞!”

兩人能不氣憤麼?自家秋哥兒向來只有拿別人刷聲望的份兒,何曾被別人刷過聲望?就好像一個人佔慣了便宜後,再被別人佔便宜就很難忍了!

方應物這當事人倒是不動聲色,只嘆道:“此乃意料之中的,若無這等好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