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乾涸鹽湖,需注水溶制飽和滷水曬鹽或直接開採原鹽。其原理及操作與海鹽基本相同,但鹽湖滷水濃度較高,所需蒸發池面積相應地比海鹽減少。
以手工或機械方法從鹽湖中直接採出石鹽的過程。石鹽為天然結晶,呈透明、半透明狀,氯化鈉含量高,結構鬆散或半鬆散,礦體呈層狀、似層狀或透鏡體,直露地表,易開採,生產成本和能源消耗低於海鹽和井礦鹽。中國湖鹽開採長期以來都是手工操作,用鐵釺搗松覆蓋在鹽湖表面厚20~30cm、混有泥沙的鹽蓋,堆集在採坑一側;再逐層鬆動鹽層,用鐵耙將鹽粒在滷水中反覆洗滌,
用帶孔鐵勺撈出,堆集在採坑的另一側,每人每天可撈鹽 3~5t,勞動強度極大。國內70年代後期起,逐步實現機械化作業,如內蒙古吉蘭太鹽場用聯合採鹽機採鹽,自卸汽車運鹽,水力管道輸送和堆坨機堆坨;青海茶卡鹽場則用聯合採鹽船採鹽,裝小火車運輸。可是我們到了九十年代,依然是人工勞動
眼下我正掄著鎬砸硝石,這些硝石藏在滷水下,所謂 夏撈鹽,冬採硝。
我剛想休息一下,歇息,幾個年輕犯人過來,嘴裡罵罵咧咧的。我也沒理他們。
我只是從地上撿起一塊帶尖的硝石頭攥在手裡。大不了一換一,我想。
“律師。,誰讓你休息了?”距離大樹還有好幾米遠,大頭就來勢洶洶地嚷起來。
我沒說話,站起來,
“算了,我也歇夠了。”我走到石堆跟前彎腰去拿鐵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