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努力的拼搏,又很虛懷若谷的聽從別人的建議,另一方面又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就顯得表面是心胸寬闊,實際上卻是極端不能容納異己。這兄弟二人彷彿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向著各自的失敗方向越走越遠。
也許袁紹乃正室所生,袁術是妾生的話會好一些,後者儘管有可能變得更墮落,可是至少袁紹會好一些,總比一起失敗強。
不過好在底子很厚,命中的剋星崛起之路又很漫長,所以,這兄弟二人還可以在亂世大舞臺上得瑟很長一段時間。
這是袁紹和袁術,下面,再讓我們來看看阿飛中的*(俗稱畜生)董卓的少年時代。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01—13:少年阿飛之董卓(1)
好色?有一點,但是,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又有誰誰不好色呢?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啊,在中國,風氣和思維還算開放的年代,喜歡女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關鍵是看看成什麼大事沒有,這個大事其實就是看你是否掌握了話語權和主流輿論工具,若沒有的話,那麼,所有的屎盆子都會扣在你的頭上,曹操喜歡女人,他的兒子曹丕也喜歡女人,甚至讓二手貨甄氏當了皇后,這要是在以後的歲月都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但是人家社會成分是寒族,豪強,沒有太多的道德枷鎖,所以就幹出來了,還博得一個*的名聲,但是到了董卓這裡呢?喜歡女人就變成了下流、無恥、*、好色了,全是因為自己的惡名所致,壞人就是全壞,不許*——這都是命啊。
殘忍?不錯,但是亂世,就是殺人不犯法的年代,曹操不是也有過屠城的“壯舉”嗎?但是不妨礙對他來一個客觀評價,在總體評價上被定性為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董卓“何德何能”可以撈上這個星級啊,但是都撈不上也就算了,亂世當中誰不殘忍?劉璋啊,結果怎麼樣?還不是把地盤都獻給了同宗劉備,所以說,文人嘴上的“仁義”只是功成名就的人錦上添花,標榜自己的東西,決不是走向成功的陽光大道,“仁者無敵”在戰爭歲月實在是一個很大的誤導,是文人的種馬意淫小說中的產物,戰爭是殘酷的,要死人的,誰的武力強,誰的權謀詭詐,誰就是勝利者,至於“民心”?也是可以透過技術手段獲得的。
是了,“仁義”是有的,只不過那都是被人利用來沽名釣譽的東西,這種先進事蹟在以後各位讀者會接觸到更多的。
而當我們剝去好色、殘暴以後呢,就會發現董卓其實也算是一個英雄級別的人物了,並且不是那種有勇無謀的傢伙,尤其是在他剛剛走上仕途在政治舞臺大展拳腳的時候。
和劉備這樣的紈絝子弟一樣,許多後來成大事的人都有這樣的一個共同嗜好:結交豪俠。由於董卓出生在隴西臨洮,屬於邊地,所以結交的豪俠也大都是少數民族,基本上以羌胡為主。
“剛猛有謀”是史書對董卓的評價,並不是小說中展現的那樣是一介武夫,首先,在他的公關能力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對待這些騎在馬背上的大老粗,董卓搞定他們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所以表現的很大氣,經常拿自己的私財出來款待他們大吃大喝(當然了,是公款還是私款,是否報銷了,鬼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由於請的次數太多,場面又太大,所以經常面臨經濟困窘的局面,以至於動不動就把自己家田地裡埋頭幹活的耕牛殺掉,繼續滿不在乎的宴請他們,這些豪俠看在眼裡,心裡自然舒坦,難免要回請一下,報答一下,結果呢,就是“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
看看,不光交到了死黨,而且還把本錢給收了回來,甚至小賺了一筆,所以誰說董卓是腦滿腸肥的白痴?我跟他急!人家也是很會算計的,至少在年輕的時候,就把那些豪帥們(少數民族的小頭頭)玩弄於股掌之上。
另外,董卓不僅有謀,而且武藝也是超高,也許呂布要比他強一些,但是強多少就不好說了,也許就是一招兩招之間的差距吧,至少董卓本人不差,比劉備和公孫瓚們強出許多來,不僅臂力驚人,還精通射箭技巧,騎在馬上左右開弓還可以保持相當高的精確度,類似於現在一名優秀的特種兵摘掉瞄準鏡以後還可以槍槍命中靶心,轅門射戟?放在他狀態最佳的時候也是十拿九穩啊。
正是這樣一個人物,擁有讓羌人畏懼的硬體本領,在軟體上又很會來事,關係處得很好,所以自然在當地擁有極高的威望了,這也為董卓日後的驕橫埋下了伏筆——沒有辦法,亂世之下,少數民族多有不服之人,除了董卓也沒有誰可以震得住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說什麼三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