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收,這樣才可以真正的站住腳。
於是,劉表就先按照蒯越的理論,對宗賊豪強採取了強硬政策,甚至不惜耍陰謀,藉著喝酒吃肉談判的名號全部拿下,然後再安插自己的心腹——這也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吧?雖然有些無恥,但是正所謂兵不厭詐啊、
“南收零、桂,北據汗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
來了荊州沒有幾年,劉表就達到了這種成就,比徐州的陶謙效率高多了,不能太鄙視人家啊。
之後呢?劉表就開始按照蒯良的思路走了,大興教育事業,帶頭傳播文化,讓人們意識到賣弄知識,附庸風雅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
由於自己擁兵十餘萬,荊州的本身經濟土壤沒有遭受太多的摧殘,再加上領導帶頭推廣教育文化事業,所以,當時的荊州呈現了一片獨特的氣象,和戰火紛飛的亂世相比,這裡簡直是世外桃源啊,也正因此,很多喜歡苟且偷生,執筆傳頌文化的讀書人,扛著一摞摞的書簡來到了這裡,而到這裡來打工的農民工們就更多了。
這就像是滾雪球的效應,首先,劉表的荊州具備了吸引人才和外資的硬體,而大批資金和人才流入又進一步推動了荊州經濟文化的發展。
但是,這在成就了劉表的威名的同時,也害了他,如果這是在太平之世的話還好說,絕對的正面典型和楷模啊。
很遺憾,現在是亂世,亂世,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袁紹拼搏多年,不能說實力沒有增加,但是就是因為努力的方向有所偏頗,就直接被曹操扼殺了,更何況是原地踏步的劉表了?不是說蒯良的見解就是錯誤的,只是,在天下一統之前在這方面著力頗多未免有點理想化了,這也是為什麼春秋戰國時代孔孟一套理論不吃香,被法家打得一敗塗地,甚至連老莊哲學都分不出勝負,直到漢武帝的硬挺救市才煥發新生——不過自從被政府保養之後,儒學也已經變質了。
所以,劉表的用心是良苦的,心思是好的,長遠來看,對國家和民族都有所幫助,只是不合時宜。
但是就是這個不合時宜,決定了在這個亂世,終究沒有他劉表的一席之地,一句話,亂世,是流氓才能打天下,頑主的樂園,不是投鼠忌器,過於清高的知識分子呆的地方,或者說,你可以忽悠,利用知識分子為自己賣命,但是千萬不能被自己的理論感動,也成為了知識分子中的一員,很不幸的,劉表一步步的邁上了這條不歸路。
有點教唆犯罪的感覺,但是這是事實,忽悠這麼半天不是為了闡述真理,而是說一個事實,在中國,不能像劉表這麼幹,永遠都不能,除非你想當悲情英雄,品嚐失敗的果實,聽任後輩的唏噓。
路線錯誤雖然有,不過還不是全部,這算是一個內因,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改變了劉表的本質(或者劉表本質就是這樣),讓他漸漸喪失了爭取天下的資本,還有一個外因,直接導致了劉表政權的崩潰,這就是他引進的另一把雙刃劍造成的——這個人是蔡瑁。
17—04:劉景升的那些事(4)
一部《三國演義》可以說是造神寥寥,毀人無數啊,本來挺牛逼的一個人物,活生生的被扣上一個屎盆子,永世不得翻身。
蔡瑁就是這萬千牛鬼蛇神中的一員。
蔡瑁,襄陽大族,從經濟實力來看,和徐州的糜竺兄弟有的一拼,而論起政治地位來說,糜竺們則是差的有點大了,蔡瑁的姑姑,也就是老爸蔡諷的妹妹嫁給了太尉張溫,自己的姐姐則是當地望族黃承嚴的老婆——呵呵,蔡瑁的姐姐是諸葛亮的丈母孃,這關係,自己算去吧。
人家仗著自己的女性親屬多,採取的是今天明星多棲發展策略,政治人物要搞,文化名人也不放過,甚至把觸角伸到了中央。
你說,這樣的牛逼人物,劉表會放過嗎?低頭不見抬頭見啊,大家都在襄陽待著,沒準哪一天就在某一個洗浴中心遇上了,一來二去自然熟絡。
而蔡瑁也不是傻子,自己的姑姑是過去式,抱住劉表這棵大樹才是最重的,這廝已經站穩在荊州的腳跟了,作為地頭蛇,斷然沒有和他硬碰硬的道理,這叫做強強聯合嘛。
而劉表表現得也很有誠意,娶了蔡瑁的妹妹為妻。
這就是一家人了啊,蔡瑁更是要對自己的妹夫坐穩荊州奔波勞碌了,公家和私人的,那態度,絕對不一樣。
發展到這一步,劉表的表現是正確而正常的,是個人都會選擇和蔡瑁聯手的,而蔡瑁做的也不錯,征討桂陽和零陵等地的戰鬥中表現不錯,很有軍事才華,讓自己的外甥張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