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1 / 4)

仁至義盡,說什麼“唯其才也”,接著把魏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之前的恩恩怨怨一筆帶過。

所以說,雖然這種政策有點危險係數,但是利大於弊,曹操的名聲更加響亮了,手下的人才也是越聚越多,不過也不是說曹操什麼人才都用,不聽話的,和他架空漢獻帝原則發生悖逆的,空有其名,沒有什麼真本事的,一概冷落之,甚至惹毛了就殺掉他以儆效尤。

比如那位孔融,就是這類人才的代表。

11—03:曹操的人才政策(3)

孔融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名角了,首先看身份,孔子的二十世孫,單就這個名號就夠上別人喝一壺的了,而他本人,也確實是有一些小聰明,而且是小時候就顯出自己的傑出才華,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是他演繹出來的,而長大以後呢,相關天賦繼續得到良好的發展,詩詞歌賦小有名氣,還在北海作相,頗有成就,人送外號——孔北海。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人傑,落得個被曹操滿門抄斬的悲涼下場,對他是悲劇,對於曹操來說,何嘗不是背上了罵名?

但是孔融出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偶然性,而是三番五次的觸犯了曹操的人才政策而導致的。

第一,站錯政治立場了。

孔融作為孔子的後人,傳承的是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忠君立場,誰和皇帝作對就是和他作對,所以,忤逆了董卓,被迫流放到外地做個小官,而一開始,他還是對曹操很欣賞的,對於曹操扶持漢獻帝,他還一個勁的歌功頌德:郭李紛爭為非,遷都長安思歸,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

詩編的聽順口,說明他很支援曹操,但是不要忘記,表揚曹操的立場還是出發於曹操對漢獻帝的扶持,一旦和皇權發生矛盾,孔融自然會站在皇帝的立場上,一如往前忤逆董卓那樣和曹操過不去,而曹操呢?向來在這個問題上不留手,該處理就處理,決不手軟,即使是重臣荀彧也沒有難逃厄運,對於其他人就是更加不客氣了,在他的規定中,凡是沒有經過他的允許和天子接觸,討論政治的話一律格殺勿論,比如有一個議郎叫趙彥的人,經常和皇帝聊天,聊些國家大事,結果呢?“曹操惡而殺之”,所以說,不可能改變立場的孔融遲早有一天會倒黴的。

第二,華而不實。

孔融有才華不假,但是,不是批評他,這廝喝酒作詩還是一把好手,道德文章也是做的朗朗上口——當然了,人家不是偽君子,對別人對自己都是嚴格要求,不過生逢亂世,註定了要少一些風花雪月,多一些幹練本事的,很不幸,孔融生錯了時候,和他的老祖宗一樣,政事方面不說一竅不通,也是很不擅長了,比如出任北海相吧,獲得好評不假,但是仔細看看,興建個學校啊,推舉個人才啊之類的,文化事業搞得不錯,不過也就是這些了,打仗和處理政務完全是個門外漢,好幾次被黃巾餘黨圍困的彈盡糧絕,就是最好的說明,後來呢,又被袁紹的兒子袁譚包圍在了青州,弄得一家人全都當了俘虜,自己僥倖逃脫(這一點很像劉備啊,怪不得二人關係不錯)。如此的難堪大用,曹操自然不會把他放在眼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

既然沒有太多的利用之處,那麼殺掉他也就沒有太多的遺憾和顧慮了——孔子的後人?不好意思,曹操最不在乎的就是這些虛頭把腦的東西。

第三,賣弄聰明。

曹操也是一個文化人,而且說實話,人家寫的詩很有味道,比孔融的深邃多了,這樣一個人當然也會為自己的才學沾沾自喜了,但是孔融呢?一定要在曹操的面前顯擺一下自己,尤其是在反感曹操大權獨攬以後更加放肆,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收斂了,比如曹操遠征烏桓,他說什麼“肅慎氏不貢□矢;丁零盜蘇武牛羊”,曹操頒佈禁酒令以後,他又大放厥詞,說“堯非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完全是不管曹操的政策對錯與否,純屬看人下菜碟,專門和曹操做對。

最為惡劣的一次就是,曹丕娶了袁熙的老婆甄氏作為自己的老婆,孔融知道以後,給曹操上書,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有點實惠,也是好學吧,就問孔融:先生,我也算是飽讀詩書禮,怎麼從來沒有聽過這麼一件事情啊,出處是哪裡?

孔融呢?居然當眾諷刺曹操:哦,你說這件事啊,出處在哪裡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經常有這類事件出現,所以我就覺得古代也會有這樣的例子吧?

曹操也許這件事上反應有點慢,但是不是傻子,當然會聽出話中有話來,你說能不噁心嗎?

所以,當時有很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