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一切其實都是自己拼回來的,他不殺自己完全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姿態:看我曹操多有容人之量啊,殺子之仇都可以忽略不計啊!
也許,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會碰自己一根汗毛,但是他的繼承人呢?當他不用在乎天下人感受的時候,自己還會有好果子吃嗎?還是自己死掉算了,知趣一點的話,曹操心裡的氣也會消掉,那麼曹張兩家恩怨化解之後,對於自己的兒女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對於張繡之死這個事件,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從曹丕那裡,張繡得到這樣一個心理暗示,只有自己死掉,張家才會平安,曹家的戾氣才會消散,張繡不是一個怕死的和那個倒斃在廁所裡面的韓馥的貨色,所以,選擇一個比較乾淨的死法還是挺容易的,而曹操呢?也不會幹這種株連九族的事情,史書給了他一個好看的死法,是半道病死的,還追諡為定侯,讓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這一頁就翻過去了。
但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啊,張繡的兒子張泉參與了轟動一時的魏諷謀反案,被誅殺,爵位也被剝奪了。
如果張繡真的是正常死亡的話,張泉何必添亂呢?畢竟是張繡負於曹家,而曹家不計前嫌,但是如果張繡不是正常死亡呢?
還有一種結局,就是張泉本身並沒有參與謀反,但是被曹氏給斬草除根了,要知道,處理這起謀反事件的正是那位“逼死”張繡的曹丕啊。
歷史就是這樣,結局是固定的,但是過程卻像一個萬花筒,釋放出不同的組合,甚至就是那個結局也有很多值得商榷和討論的地方。
這個大概就是歷史的魅力吧。
這個話題打住,扯的有點遠了,還是回到張繡死前吧,經過賈詡的一通忽悠,曹操的一個潛在勁敵消亡了,而且是比較輕鬆的消亡,屬於四兩撥千斤,堡壘從內部攻破。
但是,另外一個不老實的傢伙,劉備,就費了不少勁,雖然是暫時擺平了,但是還是被人家潛龍昇天,困龍入海,造就了一個一生的敵人,一直到自己死也沒有拿下的人物來。
畢竟劉備的政治智商可不是區區張繡之流可以比擬的。
11—08:奸雄撕裂的詔書(1)
就像皇馬和巴薩,抑或偉大的國際米蘭(我是國際米蘭球迷)和AC米蘭,只要一個好了,另一個一定是很鬱悶,曹操和劉備就在扮演這樣的角色,當劉備在徐州風生水起的時候,曹操正在兗州為得而復失的東西艱苦奮鬥,而在曹操意氣風發的指點江山,劉備又是過上顛沛流離的日子了。
現在呢?共同的敵人呂布已然消失在歷史舞臺上,曹操和劉備怎麼相處?似乎話語權完全掌握在曹操手中的,弄死劉備實在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曹操沒有這麼幹,否則三國將少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不僅沒有虐待,反而是十分的客氣:“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基本上和劉備對待關羽張飛差不多,就差一個被窩睡覺了,但是一考慮到都闊別了單身漢生活,還都怕被對方暗算,所以就算了。
不過曹操對劉備的好,還是為了麻痺他,困住他,不讓他有獨自在外,施展才華的機會,以免造就出一個勁敵出來。
那麼劉備是怎麼幹的呢?有一個叫做胡衝的人,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為了防備曹操暗算自己,他就關起門來安心的當了菜農,張飛和關羽感覺很沒有面子,劉備就對他們解釋:你們真的以為我沒有出息啊,其實我只是我為了防備曹操暗算我,麻痺他罷了。
然後,就在這個夜晚,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三兄弟從後門翻越菜園子的柵欄逃跑了,只是率領輕騎部隊直奔小沛而去,曹操的什麼賞賜啊,都給封存起來——這倒不是說明他們有多偉大,如果換作是存摺的話估計會全部拿走,畢竟行動太不方便了,而羅貫中不管這些,劉備種菜的故事被他用了,中間掐掉了翻牆的齷齪事件,還是因為和後面的故事,劉備得到曹操的許可出征發生衝突的緣故。
而那段掛帥印封金則是乾坤大挪移到了關羽的身上。
羅貫中的取捨態度也決定了胡衝的資料十分不可信,完全是瞎編亂造,而且弄得好像他胡衝身臨其境的拿著DV拍攝一樣,還翻籬笆,既然已經麻痺曹操了,直接從前門跑來的及啊,都可以帶輕騎了,怎麼就不拿點跑路錢?
所以,劉備所謂的種菜這件事根本就是杜撰出來的,曹操何許人也,他既然把劉備真正的當成了自己的勁敵就是因為他太瞭解劉備的野心了,一個很有志向的人怎麼會突然種地來消磨時光?一定是有問題,所以,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