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本身並不喜歡戰爭,可是,一旦被派到相應的位置上,他就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出奇招,用最低的傷亡代價和最快的時間取得勝利。
有膽色,有想法,還有足夠的睿智。
曹操知道,運輸大隊長不應該再是他的崗位了,幹什麼呢?也許馬上提拔到一線作戰有點太快了,而且未必會幹好,所以,這樣的一個定位應該是最適合他的了,那就是參謀長+政委。
尤其是那些勇武過人,但是過於倚仗自己的武勇而忽略謀略的重要性的將軍們,比如夏侯惇還有樂進等人。
所以,很快,李典就走馬上任,前往一線陣地去發揮自己的才幹了。 。。
28—10:開國上將李曼成(4)
第一個“享受”李典這個級別的參謀長的將軍是夏侯惇。
夏侯惇的軍旅資格更老,夏侯氏和曹姓親族將領當中,他是當仁不讓的一號人物,曹操第一次起兵的時候,他就以稗將的身份東征西討,曹操升為奮武將軍的時候,他又水漲船高成了司馬,鎮守白馬,而後升為折衝校尉,直到東郡太守的位置上。
後來,曹操遠征陶謙的時候,又讓夏侯惇鎮守老巢濮陽。
由此可以看出夏侯惇在曹操心中的重要位置,我們可以將其當作是劉備之於關羽的關係,地位自然可以上升到“大元帥”中的朱總司令。
只是,我們尊貴的夏侯元讓將軍更多的有點像彭副總指揮了,而且有點過,至少在性格來看。
小時候的夏侯惇就以他的暴戾聞名,十四歲的時候,有人侮辱他的老師,結果被夏侯惇一刀結果了性命。
十四歲的孩子行兇殺人?即便是古人比今人早熟,不受太多的法律桎梏,還因為生存在那個草菅人命的年代(更主要的是家裡有錢有勢),夏侯惇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都是有點過了。
但是,人家還是就憑藉著這一事件聞名天下,也算是比較極端的炒作手段了,只是不知道他的老師究竟被人侮辱到了什麼程度。
如果說這件事表現的是夏侯惇的“烈氣”,在當時還算是一個褒義詞的話,那麼後來的發展,夏侯惇勇猛歸勇猛,比如拔出自己眼珠子吃掉之類的事情——輸人不輸陣嘛,更多的時候表現的都是:輕率、不走大腦、沒有一個良好的大局觀。
比如呂布和陳宮還有張邈勾結叛亂一事,曹操遠征陶謙,很放心的把重鎮濮陽交給了夏侯惇,可是,夏侯惇聽說呂布和張邈聯合叛變,馬上率領一支輕騎部隊火速趕往鄄城,因為曹操太放心張邈了,很多人都在鄄城,不過作為鎮守一方的要員,即便那是你的親人,也未免有點過於輕率了吧?你有一個不說充分,但是要有一個起碼的營救計劃吧?
沒有,夏侯惇就這麼去了,結果被呂布鑽了空子擴大了勝利果實,拿下濮陽之後,所有的糧草輜重都被俘獲。
如果把人質救回來也行啊,可是,我們的夏侯將軍不僅沒有順利的達成目的,自己反而也成了人質:鄄城的守軍假裝投降,待夏侯惇放鬆警惕之後,一擁而上將其拿下,一個大肉票就此誕生了。
好在還有一個可靠的助手韓浩將軍,先是穩定了軍心,接著猛攻綁票者,那幫土匪被這個陣勢給嚇怕了,於是表示不想和曹操對著幹,只不過想求財而已,根本就不是呂布一夥的。
韓浩根本就不管這一些,繼續進攻,終於將綁匪全部拿下,斬殺,繼而拯救了夏侯惇。
這一事件中,本該成為主角的夏侯惇尷尬的成了“被拯救的愛人”,韓浩倒是成了曹操刻意樹立的一個正面典型——“卿此可為萬世法”。
就是說藉著韓浩的這個違反常規的思路發展下去,一旦再遇到綁匪劫持人質的話,不管那個被劫持的人質是誰,一律不講什麼人道主義,不用考慮人質的安危,就是一個字:打!所以沒有就多久,綁票這個行當逐漸成了高危行業,沒有人幹了。
夏侯惇的魯莽、頭腦發熱除了這些天生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徐州和呂布的作戰中,被流矢所中,瞎了左眼(這也可以看出他的確是一個很魯莽的傢伙,總是衝在第一線),從此,在軍中多了一個諢號:盲夏侯。
雖然是士兵們在背地裡叫,不過沒有不透風的牆啊,夏侯惇聽說了,心中的惱火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經常自卑的照著鏡子,照著照著就惱羞成怒,把鏡子摔得粉碎。
這種鬱悶和不爽長期積壓自然也助長了他性格中的負面因素,畢竟,這是拿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赤木學長被人叫大猩猩都顯得暴怒無常,何況是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