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1 / 4)

而且,這也是由蜀漢的工商業特點決定的,蜀漢的工商業以鹽、鐵、織錦業最為發達,劉備剛定益州,立即實行鹽鐵專賣,把這兩個“利入甚多”的部門抓到政府手裡。為此,設定鹽府(或曰司鹽)校尉,下設鹽府典曹都尉,掌管鹽業,這方面前面在南征現實意義中,以張嶷的軍事活動做了註腳(和少數民族武裝搶資源)。

這就像帝國時代遊戲中挖來金礦和石礦造東西一樣,只是存在國庫裡是沒有用的,基礎性設施和基本的民生問題建設的差不多後,國內市場已經飽和了,已經沒有太多的利潤可以挖掘了,那就造兵吧?尤其是鐵器,很大一部分是用於軍工企業的,那麼,造的飽和之後怎麼辦?就要使用吧?否則就要損毀磨耗,就像那句話怎麼說的?“武功不用會貶值”的一樣,武器不用也會貶值,就像今天的飛機大炮潛艇之類的也會退役一樣。

所以要麼像美國佬一樣四處吆喝,維護自己霸權主義和處理庫存武器一舉兩得,要麼像我們的愛好和平的祖國一樣,寧肯砸在演習場上也不要拍到囂張的越南垃圾和韓國棒子身上,甚至連倒黴的菲律賓這樣只會盛產菲傭的低等民族都不捨得用(不好意思,有點惡毒了)。

諸葛亮不是傻子,當然會好鋼用在刀刃上,適度的戰爭當然是最好的宣洩途徑了。

至於另一特產蜀錦,更是換不出錢來,帝國內部人人都穿上又能怎麼樣?還是會庫存積壓的,諸葛亮又不會製造“賣炭翁“的慘案,所以,只能往外推銷——也就是賣到魏國和東吳去。

其收入成為蜀漢政府軍費的一大來源 。終蜀之世,錦和其他絲織品的產量一直較高。以至蜀亡之時,庫存錦、綺、彩、絹尚“各二十萬匹”——如果諸葛亮和姜維兩代人都在窮兵黷武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庫存?

這麼多年了,中國人的消費觀念貌似就沒有徹底的轉變過,還是攢錢至上主義,老百姓攢錢可以諒解,政府苛捐雜稅收的那麼狠就有點過了(最可惡的是軍費、教育經費、農業投資比例奇低,幹啥了呢?出國旅遊刺激他國經濟?)——而且,這種對外商業收入,也要區別對待,一類以交聘、互市的形態存在,如諸葛亮曾以川馬、蜀錦作為和吳交聘的禮物,而魏國所得之蜀錦,則“市於蜀”,交聘也好,互市也好,由於各國幣制及幣值不一致,多是以物易物。

可見對外的促銷利潤實在是有限,所以,為了避免過多的庫存,必須隨時注意“消費“一下,我們諸葛大神的經濟理念絕對是高超的,這麼多年了,成都的商業一直搞的很是繁榮,足可以看出沒有受到諸葛亮適度戰爭的影響。

因此,拿著陳壽的一句“連年用兵“就大做文章說諸葛亮窮兵黷武真是無聊透頂啊,人家的經濟思維多牛叉啊,一點也不小農意識(蜀漢農業也沒有耽誤,農工商,統籌起來了),不愧是治國專家——中國向來不缺治國磚家和御用經濟學磚家,就缺治國專家。

所以,對於諸葛亮的第一大“毛病“,窮兵黷武,我是極度反對的。

由此引出來了一個話題:陳壽是不是黑諸葛亮的,他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否公允。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40—15:功過,眾說紛紜(3)

很多人都說諸葛亮是被陳壽鄙視的,全是這句話惹得禍啊,由此還得出了陳壽乃是小雞肚腸之輩。

理由呢?陳壽的老爸是馬謖的參軍,被諸葛亮處罰過,因此懷恨在心,甚至還有人說陳式就是陳壽的老爸,最後被諸葛亮砍了頭(小說裡面),至於佐證,也不只是這些,比如房玄齡就在《晉書》中的《陳壽傳》如是說到——“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有關陳壽索賄未果的事情,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首先,這個是不是便宜了點,其次,清朝的潘眉在《三國志考證》中指出:“丁儀、丁廙,官不過右刺奸掾及黃門侍郎,外無摧鋒接刃之功,內無升堂廟勝之效,黨於陳思王,冀搖冢嗣,啟釁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隨之,斯實魏朝罪人,不得立傳明矣。《晉書》謂索米不得不為立傳,此最無識之言。”

那麼對於諸葛亮的“詆譭”呢?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也指出:《晉書》謂“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此真無識之論也。亮之不可及處,原不必以用兵見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