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3 / 4)

劉珂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長江東岸)一帶,把數百里峽谷山地讓給劉備,以使蜀軍戰線伸長,露出破綻,那麼為了不被陸遜各個擊破,依照這個地勢條件,劉備除了以連營應對的話還有別的妙計嗎?

所以,劉備本身的陸軍營盤佈置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甚至,我們也可以小小誇獎他一下:

這小子不愧是久經沙場啊,工事修建的挺地道,反正讓陸遜無從下嘴過,再說了,如果連營真的是破綻百出的話,陸遜為什麼直到今天才下手?

所以,一定是另有蹊蹺。

37—11:防反,四三二一(6)

陸遜等到今天才下手,因為他等的不僅僅是劉備的懈怠,不是一個大風天有助於火勢蔓延,而是劉備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在給孫權的上書中已經點了出來,就是劉備放棄了水軍,全體上岸。

所以,陸遜的作戰方針是——火攻成為了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可是,不是唯一的,朱然領5000水軍,繞到劉備前部沒有水軍保護的沿江側翼,登陸作戰,斷其退路,如此的兩下夾擊,劉備軍登時陣腳大亂,然後,總攻發起,40000大軍猶如猛虎下山一般全面出擊。

腹背受敵的蜀軍焉能不敗?火攻只是摧毀了一部分營寨而已,且沒有蔓延至全部的四十餘營,而是大部分是死於夾攻之下。

這並非是我的臆想,《朱然傳》就是這樣說的,“然別攻破備前鋒,斷其後道。”——這位偉大的左後衛上演了一次絕妙助攻,一錘定音。

朱然的5000水軍出動,擊穿了劉備撤防的水軍防線,登陸作戰(這一招在今天屢見不鮮,但是,在那個時候真的是少見啊)配合正面主攻部隊猛擊虛弱的側翼,迫使前面圍攻夷道不下的張南所部撤軍回援,而後,困守城中的孫桓主動出擊,三下夾擊,張南、馮習、外援沙摩柯三位鋒線主力全被斬殺,替補前鋒杜路和劉寧紛紛投降,這樣一來,“猇亭之戰”宣告結束,東吳軍隊全殲了劉備監督的鋒線主力,將近40000的主力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沒有死的也都投降了,軍資器械什麼的更是想都不要想。

透過這個程序來看,火攻只是一個發起的訊號,真正導致蜀軍大亂的是出現在背後的朱然所部,雖然只是5000人,但是給了蜀軍一個措手不及,無法再鎮定自若的憑險固守,這個時侯,陸遜的40000大軍以及夷道中的孫桓所部大約10000人左右再來一個正面猛攻,已經讓蜀軍喪失了區域性的地理優勢,再加上單論硬碰硬的對話的話,張南等人和韓當還有徐盛等人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尤其是潘璋,繼前一次斬殺關羽之後這一次又是幹掉了馮習,殺戮敵人數量也是最多,因此戰後拜為襄陽太守。

——以前看《演義》是鄙視他,尤其是看了被殺的情節更是歡欣鼓舞,現在再看,此君也是戰神級別的人物,至少當個蜀漢的剋星還是沒有問題的。

“猇亭之戰”的結束並不是扳回一球,讓總比分變成了1:1那麼簡單,陸遜在所部損傷不多的情況下有效的大量殺傷蜀軍,此役,劉備的60000大軍中,40000前軍全軍覆沒,所剩不過是三分之一而已。

更重要的是,劉備的陣容經此重創已經是殘缺不全,主力前鋒馮習戰死,外援沙摩柯也拿出了國際主義精神殞命沙場,替補張南也是難逃厄運,至於杜路劉寧別說拿不上臺面了,想拿上臺面了又能怎麼樣?

已經投降了。

這支曾經浩浩蕩蕩的部隊打到現在,所存不過是吳班的那支殘餘力量而已,劉備的中路已經門戶大開,所部不過15000左右了,面對咄咄逼人的陸遜40000大軍,他還有別的選擇了嗎?

跑吧!

所以,本該是勢均力敵或者一球小負,不輸場面的一場比賽變成了大潰敗和屠殺。

作為指揮官的劉備自然要負責,但是,敗,不在於連營也不在於輕視陸遜,而是輸在了放棄水軍防線,給了陸遜一個登陸作戰的奇襲機會。

沒有辦法,對手這招玩的實在是太高明,縱使法正在場,即便是不輸,可是,要再這樣一個對手面前佔便宜是不太可能的。

丟球,潰敗,將持續下去,下面就是涿鄉之戰、馬鞍山之戰 了,轉折點在之前的扳平一球,這兩個,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37—12:潰敗,白帝遺恨(1)

憋了半年多的徐盛和潘璋等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揚眉吐氣的機會,尤其是敵軍主帥劉備近在咫尺,完全喪失了鋒線的遮蔽,能不痛下殺手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