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阻止劉備主席親征,即便是阻止不了親征,也完全可以避免如此慘痛的失敗啊,想當初漢中戰役的時候……”
不好意思,有點開玩笑了,諸葛亮如此解釋未免有點牽強,但是,作為一名新聞官,尤其是打了敗仗之後不得不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的新聞官,有幾個不是在說廢話找藉口呢?
但是,諸葛亮的這句廢話+藉口裡面,還是有點有利用價值的資訊的: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這句話的重點在後面,後半句,東征是完全可行的,之所以帶上前半句,是因為事情已然發生,為了給自己,給老大一個臺階下,勉強把已死的法正拉出來作秀而已。
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說明自己的和劉備的計劃其實還是有合理性的,不是老大的一意孤行,也不是自己裝作沒事人一樣,吊著膀子看好戲,才導致了今天悲劇的發生。
有些歷史事件,不,是大部分的歷史事件,我們不能倒著看,根據已經發生的結果來推論古人這麼做是否是明智的,是否是正確的,這樣的話就是事後諸葛,是成王敗寇,劉備東征並不是一定會以失敗收場,即便是失敗,只要是沒有全軍覆沒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種結果,劉備最後掉進了第三個,最不願意接受的一個選項中,只能說是造化弄人,在講述具體的戰役之前,我們可以確定這樣一件事情:
劉備東征並非意氣之爭,報仇和奪回失地的背後有著更遠大的理想,要想北伐中原更有勝算,和孫權這一戰不可避免,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群臣勸諫雖然看上去很是熱鬧,其實各有短板,無法徹底的說服劉備,至於諸葛亮,在沉默的背後,是支援劉備的東征大計的。
出擊,勢在必行。
且很有必要。
這是在劉備的陣營之內的狀態,而如果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曹魏和東吳陣營中的戰前反應,就會強化這種這種看法。 電子書 分享網站
36—06:宣戰,勢在必行(6)
有關東吳方面,其實都是擺在明面上的,陸遜拿下江陵之後就已經開始部署防禦劉備進攻的部隊了,孫權對著曹丕做了一系列的近乎於搖尾乞憐的求和動作就是為了抵禦劉備而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努力——為什麼不對著劉備來做呢?因為他明白,那是無用功,根本性的利益衝突,做了也是白做,索性上來就在曹丕上面做文章。
至於在開展之前做出了和劉備的求和姿態,那也只是一個姿態而已,不過是讓諸葛瑾象徵性的回應了一下。
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大哥,之前一直是為了孫劉聯盟出力不少,現在諸葛亮是丞相了已經,劉備怎麼也會給諸葛瑾一點面子吧?
但是看看諸葛瑾最後一句話吧:荊州大小孰與海內?具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一涉及到關鍵性問題的荊州問題上,立刻玩起了一問三不知,一推六二五,配合一下前面的“吳王侵荊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我們就知道,諸葛瑾在孫權的授意之下,完全是在和劉備探討東吳和曹魏那個才是蜀漢的最重要的敵人的邏輯問題上,一點實際性都沒有,思路和趙雲有點相似,不過人家趙雲是用心良苦,而諸葛瑾和孫權這裡則是有點無恥,因為連最起碼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姿態都沒有。
與其說這是在求和,不如說是在刺激劉備的神經——這不是*著劉備上來打他嗎?
所以,孫權對於吳蜀局勢是心知肚明的,來吧,打吧,求和是不可能的了,我要是劉備我也打啊,不打是孫子。
求和信只不過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弱者”和“和平主義者”的姿態而已,防守嘛,後發制人,爭取調動起國人計程車氣來而已。
這是東吳方面。
站在一邊看戲的曹魏呢?他們也沒有閒著,曹丕吃飽了撐著沒有事幹,特意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就像新春茶花會一樣,茶水、瓜子和小點心伺候著,大家就著老大的話題開聊。
曹丕設立的話題就是:“劉備會不會出兵攻打東吳”。
大部分人都是投了反對票,即劉備不敢出兵。
理由呢?曹丕問大家——其實他也是這麼認為的。
蜀國,只不過是一地處偏遠窮的要死的小國而已,所依靠的猛將只不過是關羽一人而已,現在關羽死了,荊州丟了,損失慘重,舉國上下一片哀嚎之聲,哪裡還有膽量出來開戰呢?所以必然不會出來的。
不過並不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