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包裝。難怪黃英看不上。
“這些都是上好的茶葉,我特意給茶社買下的。我的眼光你是知道的,一向很準。這些茶葉肯定受歡迎。”秦立和黃英胡扯。
“你不懂就別添亂。”聽說是給茶社的茶葉,黃英不客氣的駁斥,她撿起一包綠色塑膠袋裝的毛峰,“這種超市10塊錢一袋子的茶葉,我們不能用,要砸招牌的。”
黃英會這樣說,絲毫不奇怪。茶葉的選購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如各類茶葉的等級標準,以及茶葉的審評、檢驗方法等。普通人即使進了茶葉鋪子,也是兩眼一抹黑,被老闆痛宰。至於把陳茶冒充新茶出售,更是不值一提。
秦立拿出來的茶葉,從外形和色澤上,就可以看出品質粗陋。塑膠袋裡面,還有碎末存在。色、香、味、形四個鑑別茶葉的條件,兩個不達標。混在高檔茶葉中,即使不懂茶葉的人,也能很容易的發覺。以次充好,這種事必然會影響茶社聲譽。
相琴經營這間茶社,對黃英這些員工很照顧,給她們提供了一個溫馨的工作環境。在黃英的心中,這裡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