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引起朝政恐慌,所以皇上一清醒過來,就有大臣進諫,要皇上早立太子。
皇上將所有的摺子接下不發,於是,這些進諫的摺子上面,就慢慢的開始出現人名了。有舉薦二皇子的,畢竟是嫡子。有舉薦大皇子的,這個是長子。有舉薦五皇子的,這個是戰功顯赫。有舉薦六皇子的,這個是禮賢下士。有舉薦八皇子的,這個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當時皇上是沒有什麼反應的,但是接下來的一個月,凡是提議過立儲的大臣,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責罰。朝臣們能站在朝堂上,自然都不是傻子,稍微一想就知道了,皇上這是討厭立儲這個話題的。自然而然的,就沒有人再提起來了。
可是,這件事情,就像是一根刺,紮在了皇上的心底。總是在提醒他,他年紀已經不小了應該是到退位頤養天年的時候了,這皇位,遲早會是他的某個兒子的。
一方面不甘心,一方面卻又不得不去考慮繼位的人選。這樣一來,有能力的自然是要看在眼裡的,而有沒有野心,更是會看在眼裡的。說實話,夏安歌的這幾個兄弟,都不是善與之輩。
大皇子雖然稍顯平庸,但是至少能做箇中庸帝王,保他夏國幾十年平和。
二皇子知人善用,又很有手段,更兼之有大智慧,要是他能繼位,定然是能將夏國發展起來的,出現一個比大唐盛世還要繁華的夏國,也不是不可能的。
三皇子狠辣無情,看起來是不適合當皇上的,但是他有野心,他能將夏國的版圖,擴充套件的更大。
四皇子,心機深沉。他的外家,是安定候府。安定候的勢力,也不是皇上說能剷除就能剷除的。所以新皇繼位,這個四皇子,就是擋道之人了。
五皇子就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