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2 / 4)

小說:高科技軍閥 作者:塵小春

快刀”轟炸機拿出來執行夜襲任務。結果地上的日本官兵聽著“快刀”轟炸機巨大的發動機噪音緩緩接近,之後就是劈頭蓋臉的炸彈洗禮,卻無能為力更無處可逃,全軍士氣低到了極點。…;

就在中國空軍變著花樣蹂躪日軍時候,北京又送來新式武器。11月份“金絲燕”的正式生產型,帶著強勁的“太行”發動機、1門23毫米機炮和6挺12。7毫米航空機槍成群結隊的出現在桑葉河上空。與新式“金絲燕”一起到來的還有首次參與實戰的“萬虎”式航空火箭,當11月16日5架“金絲燕”帶著這種中國國家流體動力研究院幾易其稿的經典武器抵達桑葉河時,日本還不知道飛翔的“金絲燕”們已經擁有了讓他們心驚膽裂的可怕武器。

“萬虎”75毫米火箭是劃時代的武器。當時中國實驗的火箭發動機藥柱直徑為10毫米,在圓筒型燃燒室中裝入7跟10毫米藥柱,燃燒室直徑就是70毫米,再加上燃燒室壁厚5毫米,就產生了75毫米這個口徑,125毫米口徑的選擇也是出於相同的方式。最初的75毫米“萬虎”火箭採用了渦輪噴氣自旋方式穩定,結果在空中射擊實驗時發現。多發連射密集度距離設計要求相差甚遠,而且採取渦輪噴氣方式。藥柱的28%至30%會消耗在火箭的旋轉上。因此中國國家流體動力研究院選擇使用彈翼配合環形穩定器的方式。而在翼展選擇方面,對多種翼展的彈翼分別裝彈進行了風動和實際設計實驗,最終在“萬虎”上選擇了150毫米的翼展。

1935年間,“萬虎”火箭進行了多次試射。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寶貴的經驗。1936年之前的“萬虎”火箭採用了u型卡式發射架,但試飛中發現這種發射架會產生恐怖的空氣阻力和翼面亂流。不但會影響戰機的速度,甚至會威脅其操控效能。1937年,中國國家火箭科學研究所研製出了代號“管絃”的t型槽導軌發射架。“萬虎”火箭的發射架則採用了“n”型的。裝在“金絲燕”上的“萬虎”火箭採用的發射架和後來的“鴻雁”炮艇機採用的並不相同。其全長為1000毫米,導軌長尾825毫米,每側四條導軌。11月16日攜帶“萬虎”抵達的“金絲燕”戰鬥機在4天之後的11月20日下午17時終於一展身手。當時這批“金絲燕”在葉寧上尉的指揮下執行掩護轟炸機的任務,在發現日軍截擊機機群后,根據葉寧上尉的命令,5架飛機在1000米距離上出其不意的發動了齊射。一舉擊落2架日本戰鬥機。葉寧上尉所在的飛行中隊共有34架裝備“萬虎”火箭的“金絲燕”,在整個桑葉河戰役**擊落53架日本飛機。自身毫髮無損。應該說中國人的戰果,都是在極為有利的狀況下取得的,由於日本方面事先並不知道東北軍手裡有有效射程超過800米的武器,因而日本截擊機群排出了勻速水平運動的密集隊形,中國人形容對這種隊形的敵機編隊發動火箭彈攻擊,是“用石子砸路邊的燈泡”。

中國人的夜襲戰術給日本人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很多人甚至開始擔心起中國人發動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恐怖夜襲來。

就在前線日軍被東北軍襲擾的無可奈何的時候,11月19日,大批“快刀”轟炸機突然摸到蘇克哈拉山火車站上空,將這座桑葉河前線日軍補給的樞鈕炸成了一片火海。暴跳如雷的西伯利亞駐屯軍將大批戰鬥機拉回東西伯利亞腹地,準備抵抗東北軍再次發動類似的遠距離遮斷行動。誰知鍾離衛再次變招,11月20日黎明,東北軍隱蔽在桑葉河西岸高地上的重炮群一鳴驚人,日軍防線上的各處防空指揮部和堅固支撐點都遭到了鋼鐵彈雨的洗禮,大部分下了地獄。“金絲燕”和“披毛犀”也乘著轟炸機颳起的暴風俯衝而下,對僥倖躲過火雨的倖存日軍逐個“點名”補槍,在準確的機槍火力以及炸彈火箭彈的攻擊下,日軍前線的防空火力陷入了萬籟俱寂之中。樹欲靜而風不止,倖存的日軍聽著外面的爆炸聲靜了下來,正要為再次保住性命彈冠相慶之時,中國飛機的機翼再次遮蔽了天空。在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轟鳴聲中,344架戰鬥機掩護著260架“快刀”轟炸機彷彿末日審判的死神鐮刀掃過整個日軍防線。

不少日軍官兵在被炸得支離破碎之前,都曾經憤怒的期盼過天空中日本戰鬥機的到來,“日本陸軍航空兵死哪去了?”以及日本飛行員們的女性親屬成了當天桑葉河“皇軍”官兵問候最多的問題。

日本陸軍航空兵的解釋是他們被西伯利亞駐屯軍調往內陸,鞭長莫及。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陸軍航空兵這時候已經被中國空軍打得聞風喪膽,所謂被調往內陸只不過是這群膽小鬼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