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3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嘻嘻那我跟紅菱換好了,讓紅菱做澈兒的娘,我來做勝男的娘,這丫頭太討人喜愛了”

“哈哈哈,喃喃有你這樣做孃的嗎?澈兒以後了,不認你這個娘”

“他敢”

看著晏楠很驕傲的噘起小嘴,許清頓時有種夢遊的感覺,不,確實她才更象勝男的娘再轉頭看看她懷中的許澈。

晏幾道他們悲慘的命運不由得浮上腦海。

看來,許澈今後更慘啊晏家只有一個魔女,許家這可是一大一小倆個啊將來不知要被欺負成樣子。

感謝都市小耿、兩位老的月票支援

這個月票數總算過三十了知足常樂吧願各位書友也天天快樂

第四百四十二章清平樂

第四百四十二章清平樂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戰爭陰雲又起

第四百四十三章戰爭陰雲又起

宋遼兩國之間的邊界劃分,太行山以東是以白溝河為界,太行山以西比較複雜一些,蔚州一帶以秦王臺為界,朔州附近以黃嵬大山分水嶺為界,武州附近以瓦窯塢分水嶺為界,應州附近以水峪內分水嶺為界。

這些地方都在雁門關北面不遠,乍一看這樣劃分挺細緻的,其實不然,因為些邊界地區山巒起伏,溝壑縱橫,走向不定,沒有太行山東面那樣有白溝河可以清晰的分割開來,所以很難確切地指出分界線具體在哪裡。

加上兩國間對地名的叫法不同,太行山以西便存在著一定的土地爭議,象朔州附近就存在三十多里寬的邊界爭議,最少的蔚州附近也有十里寬的邊界爭議。

平均算來,自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宋遼之間的邊界線上平均存在二十多里寬的邊界爭議,近百年來兩國間打來打去,誰也奈何不了誰,那這些存在爭議的土地辦?

好辦那就擱置爭議,共同……不開發

這樣就平靜了嗎?不見得啊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這長一條分界線上,平均丟荒二十里寬,這得有多少土地啊,要是拿來種糧食,那得養活多少人啊?這就麼白白掉荒了,誰看著不眼紅啊

就算不種糧食,裡面長著無數的樹木,砍來賣這也是財源滾滾啊

大宋自趙老2戰敗後,整體上比較老實,很少有人敢去打這些邊界資源的主意。

而遼國恰恰相反,他自認是老大,比較囂張些,一直以來,遼國經常派兵到有爭議的界線上伐木。

今年正月未過,遼國人又來了,但這麼多年來,遼國人只砍不種,樹木也總有伐完的時候,看看宋境這邊高大的原木參天遮地,再看看緩衝區內剩下的那幾顆歪脖子樹,遼國人一想,反正是花力氣砍樹,為不砍點好的呢?

於是便砍過界了,沒大不了的,不就是砍點木頭嗎?難不成宋國還敢為這事向遼國叫板不成?

果然,遼國人揮汗如雨砍回無數木頭,在遼國邊境內堆積如山,宋軍只是遠遠的看著,沒有人敢上來吭一句,遼國人的睥睨地看著宋軍,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結果遼國人高興太早了,到了晚上,繁疇知縣李廣益派人把遼國砍回的木頭一把火給燒了

這一招很絕

你拼了老命,費了吃奶的勁兒砍回一大堆木頭,我只是輕輕鬆鬆的放把火就行了,反正咱大宋不差錢,這點木頭還沒看在眼裡我氣死你

遼國人果然怒氣沖天,暴跳如雷能不暴跳如雷嗎?換你去試試這大冷天砍得一身臭汗,才砍回些木頭,你倒好,一把火給我燒光了我容易嘛我?

那辦?還用說嗎?遼國人的傳統就是用拳頭,兵來攻繁疇,打算把李廣益收拾了,沒攻下來,便縱兵在城外掠奪

這也沒大不了,至少遼國人是這麼認為的,這也是他們的傳統之一,這麼多年來常幹,他們還給這種行為起了個別致的名字,叫打草谷。

可這回似乎有些不同了,此事傳回東京後,大宋朝廷很氣憤,趙禎親自發去國書表示抗議,並作出嚴正交協,要求遼國交出搶掠的兇手,由大宋加以嚴懲

遼國人笑了

因為傻子都,只有那些懦夫才會去搞抗議說嚴正交協

強者通常是你打我一拳,我直接就回砍一刀,甚至把你家給剷平了,誰跟你去抗議啊

大宋看來還象以前一樣,沒點底氣啊

遼國直接對大宋的抗議無視了

但這回大宋接下來的反應卻大大超出了遼國的預料,抗議一回,那叫先禮後兵,誰讓咱大宋是禮儀之邦呢但你不能再去抗議第二回,不然就成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