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3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入軍中進行洗腦,到明年,大宋組成十五萬善戰的騎兵當不在話下。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今後會慢慢淘汰,最終騎兵還是以漢人為主,隨著漢民大量遷往河套、河西,今後將不用擔心缺少騎兵兵源了。

感謝的、白色翅膀的惡魔兩位的支援謝謝

第四百三十七章平遼之期

第四百三十七章平遼之期

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事家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國事家事

戰爭,除非打敗了,或是不輸不贏的消耗戰,這樣才會導致國家越打越窮,越打越弱;若是節節取勝,往往能使一個國家迅速的變得強大起來

歷史上的女真人、蒙古人,就是透過一場場的戰爭,迅速的從一個小部落變成一個強大的帝國,關鍵之處就在於他們打的大多是殲滅戰,而不是消耗戰,透過一次次的吞併,使自身的力量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開春時,許清領軍滅西夏、滅青唐、滅黃頭回鶻,這些也都是殲滅戰,將這些勢力徹底地吞併了下來,所以不但沒有導致大宋疲弱,還以實戰鍛煉出了二十萬善戰老兵。

同時使得國庫豐盈,趙禎才有機會減免賦稅,使百姓得利。

失地流民搬遷出去後,使國內矛盾減弱,國泰民安。

同時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了起來,緊接著陸上絲綢之路打通,大宋的商業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到處欣欣向榮。

夾大勝之威回頭合併了機構、裁撤了冗員、肅整了吏治,使得官府運作變得迅速而有序,辦事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極大地減少了國庫的支出。

所有的這些,全是靠一場戰爭來奠定的,這個時候,誰再說戰爭是空耗國幣,勞民傷財,或是好戰必亡的話,那一定變得虛弱無力,所以,在這種大勢下,越快發動伐遼之戰,對大宋越是有利

若是等伐夏鍛煉出來的老兵拿不動刀槍了,國內官員因為承平變得自滿疲懶了,那時想再伐遼就難上加難。

所以許清只要有機會,就給趙禎點火,務必促使其下定決心儘快伐遼;就算不能一舉滅遼,也要收回燕雲十六州,給大宋營造一個良好的戰略態勢。

兩人在御花園的亭子裡有一句沒一句地交談著,就象是閒話家常,但你真個聽清他們談論的內容時,必定會心神具凜,這兩人一個是皇帝,一個雖不是首相,但在朝中的話事權已不在首相之下,兩人一但取得意見一致,往往就決定了大宋未來的走向。

亭外侍候的宮女太監早被閻文應遠遠的打發開,能聽到許清與趙禎這段談話的只有他一個人,心中不禁感慨萬端,許清從未放鬆對他的拉攏,而他也一直將許清視為朝中最理想的盟友,兩人形成了一個很好的默契,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許清與趙禎在御花園裡整整交談了兩個時辰,這才告辭出宮來,或許,另一場改變大宋國運的大戰,就在這次的閒談中悄悄醞釀成形。

其實許清個為認為,只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及遼東一帶,滅不滅遼倒不是太重要了,北方的遊牧民族是滅不完的,留著一個半死不活的遼國在北方,它或許可以壓制其它遊牧民族的崛起。

但由於他的整體構架已經有些僵化,不復新崛起的遊牧民族那樣鋒銳,對大宋又構不成致命的威脅,保留著這樣一個相對安全的敵人,也能使大宋時刻警惕,不至於自滿自大,以為天下無敵了,可以馬放南山,刀槍歸庫了

邊將往往會養寇自重,而一個國家,其實也是雖然養個敵人而‘自重’的,特別是漢人朝廷,一但沒有了威脅,往往就搞窩裡鬥,變得僵硬、腐化、奢糜、不思進取。

許清轉回汴河邊時,正好遇到二柱帶人採買,水兒進門,而且又有了身孕,需要添制一些物什,二柱現在已經成功將張員外家的立春抱,二人夫妻和美,二柱成親後也顯得成熟了許多,許安使漸漸把一些事情交給他來辦,二柱成為許家的下任管家只是問題了。

一見許清,二柱立即跑要給他牽馬,許清呵呵一笑,乾脆跳下馬來,與他並行閒聊,一起走回家去。

“買的?”

“回少爺,都是些普通的傢什,是按照四娘開出的單子買的。”

二柱他們習慣將紅菱稱為三娘,把梁玉稱為四娘;這些家中瑣事許清向來懶得管,也只是隨口問問,本來晏楠產子後,家中的事是應該由她來管的,但這丫頭就是做了母親也沒改掉那刁蠻好玩的習性,貪圖輕閒,學許清做起了甩手掌櫃,家事還一直由梁玉管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