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3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許清坐著遐思一陣,晏思飛正好把稿子看完,“好了,走!咱們去太學把子固叫上。”

幾人年齡差不多,在京裡算是最合得來的,損友”有吃請自然少不了曾鞏,至於為什麼稱之為損友,許清是這麼認為的,每次遇上這幾位,他的錢袋子便損失不少,是以稱之為損友,沒辦法,之前四人中就他一個有收入,其他三人都還是‘消費者”不‘損,他,損,誰?

三人同車而出,向西直奔御街而去,太學就在御街西側,離朱雀門不遠,有意思的是,太學周邊就是東京城最熱鬧的‘紅燈區”除了東西教坊司外,各種青樓楚館林立,出入太學,你可以先欣賞到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越豔秦娥、環肥燕瘦,滿街胭脂流香,鶯歌燕語與朗朗書聲交織在一起,許清想來,古人也不笨啊!深知男女搭配,讀書不累的道理。

更新最

而時下的太學,學風極為寬鬆,主要是學子自修,相互探討,或師生問答形式教學,象後世那種那種天天在課常上,接受老師疲勞式轟炸的教學方式很少。如此一來,太學生可以自主的時間極多,學習之餘,呼朋喚友,三三兩兩逛青樓楚館,在姑娘們面前賣弄自己的文才。

時下的姑娘,特別是那些賣藝不賣身的藝妓,可不象後世那些見面就談墜還是珊的幹活,她們才學並不在這些士子之下,如此一來,雙方可謂太有共同語言了,若有士子文才被姑娘們看上,博得一個免費**共枕也不奇怪,還被視為佳話,這樣,活潑可愛,的校園生活,著實令人羨慕異常。

許清三人來到太學大門前,下車步行入內,太學佔地極廣,入門後巨大的院落望之不盡,鱗次櫛比的樓舍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下,如同優雅的園林,環境很是幽靜怡人,走道上的積雪被及時清掃得乾乾淨淨,許多士子不畏風寒,捧著書本吟誦徐行,偶爾也有些學堂之上,教授在高聲詮釋經義,學子們散坐其下細心聆聽,或有不明之處,便會起身一揖,朗聲提問,教授會耐心解答。或有不想聽的學員,半途也可以退出,並不會因此受到責難。

時下的太學除了經義之外,還教授律學、書學、算學等門類。事實上教授的這些科目,也是跟朝廷的科舉考試息息相關的,朝廷科舉考試與進士科外,也正好有明經、明法、明算等科,但其它幾科的地位很底,進士科出身的官員無論是授官還是升遷,都佔據著極大的優勢。朝堂之上甚至有一種不成文的慣例,非進士科出身不得出任宰相,所以在大宋通常又把進士科叫做宰相科。

曾鞏在太學中名聲極響,一是因為他是歐陽修的關門弟子,二是上次叩闕上書他就是領頭之人,加上這段時間不時在京華時報發表文章,更造就他盛極一時的高譽,即便如此,在寬大的太學中想找到這麼一個人,趙崗還是連問了幾個太學生,才總算尋到了他的具體所在。

三人穿過幾棟堂舍,但見兩個相鄰的亭子裡,各聚集了幾十個學子,看上去正在進行一場辯論賽,曾鞏就坐在其中一個亭地裡,從他被眾星拱月般的坐次上,不難看出他是這一方的主力,他這一方說完,另一方就站出一個人來,就對方的論點進行辯駁,令許清訝異的是,這些人在辯駁的竟不是經義,而是朝政的得失,各種政策的利弊。

或許也是趙禎這一朝,言論空前的寬鬆自由,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吧。象後世那所謂的‘康雍乾盛世,之時,一不小心做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就能給你來個夷九族。其它的文字獄更是慘烈,有些人死了還不放過,剖棺戮屍,子孫及門人親友或戮屍,或斬首,或流徙為奴。怕沒一個人敢婁在這裡侃侃而談了。

因為許清聽到他們從開始的兜嶺戰略,竟論到了真宗朝簽訂的澶淵之盟的利弊,這可等於是在談論先帝啊!(未完待續哈哈文學(br&gt

第二百五十一章 迴盪在太學裡的聲音

許清和趙崗他們沒有急著叫曾鞏,而是悄然走到他所在的亭子邊……饒有興趣地聽著這些學子辯論,感覺這份熱烈的氣氛。

只聽那邊的亭子裡站起來一個道:“當時,我宋軍將領張環在澶州前,以伏駑殺遼國南京統軍蕭撻凜,遼軍士氣大損。先帝再登城督戰,我軍士氣如虹,若在此時揮軍北進,收復燕雲也未可知,然而朝廷卻在軍事形勢如此有利之時,與遼國簽下澶淵之盟,以歲幣求得遼國退兵,使我大宋背上沉重的負擔,實為不智也!”

許清聽了那位學子的話,不禁啞然失笑,看他們一副認真的樣子,其實這和自己後世之時侃大山何其相似,而且這位學子的論調和自己以前差不多一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