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4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杯熱茶,才說道:“子澄所議確是有理,記得朕登基沒多久,就曾給京東東路某州官學賜過學田,只是時過近二十年,朕有些記不清了,把學田作為官學固定的經費來源,這一點很好,只是在各路設立提舉學司,有這個必要嗎?”

“陛下,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何時,人才對國家來說都是最緊要的,在陛下以前,每朝每代都只注重挖掘人才,但在培養人才上力度卻不大,陛下如今要在每州每縣設立官學,給天下百姓儘可能多的提供會,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創舉,光這一樣,陛下就足以光耀千秋。”

趙禎被誇得也快準備讓人找塊布來了,含笑看著他,等他說下去,許清輕咳一聲接著說道:“陛下,正因人才的重要,及難以培養,才更應該引起朝廷足夠的重視,地方上官員本身需要理政,能有多少時間過問官學?而且官學過多的和地方官府掛扣在一起,對官學的運轉及發展極為不利。只有將他獨立出來,直轄於禮部,這樣才能為官學營造一個清淨的學習空間。”

不用許清說得太直白,趙禎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弊端,所以他點頭表示認可,許清接著說道:“陛下,官學的教也應該作出明確的規定,這樣才能真正為朝廷培養出有用的人才來,臣的意思是,規定官學除了經義外,還要傳受裕物、治事等科目,比如治民、講武、堰水、歷算、統籌等等,依據學生的才能、興趣,規定生員除經學外,還要任意選學一個以上的副科,這樣培養出來的舉子,才不至於除了滿口之呼者也,別的一樣不會,等朝廷選任為官時,對百姓一無益處。”

趙禎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只要對官府運作稍為有點了解,都知道光靠經義是治理不了地方的,也正因為如此,這次科舉改革才從重詩賦改為重策論。但光是科舉重策論,那就缺乏了根基性的東西支援,許清提出官學中教授格物、治事,正是對這種改革作細緻的充實,從上而下,把只重經義詩賦的觀念改過來。

得到趙禎的認可,許清乾脆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倒出來,他端茶潤了潤口,說道:“陛下,我朝重文輕武,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