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奇蹟,驟在降臨。
她所踏行的那條古道,一直伸延到“崑崙”山下。
道路的兩邊,花草叢生,雜亂無章,落葉大部分未隨風而去,尚殘留在路面上。
從種種荒涼的景象中,可以看出這條古道,已久絕人跡。
這時,朝霞已成金****,照灑在路人的身上閃閃發光,如同是沐浴在金液之中。
如今這條古道,已由荒涼,而熱鬧起來。
腰長劍,背插利刃的各路武林英豪,擁行在古道上,而且都是一樣的步代走向崑崙山。
人們在經過那少女時,都不禁用驚奇的眼光,向她偷偷急斜過去,並竊竊私語。
她——醜面少女,對眼前所發生的種種情形,卻視若無睹,無論任何人,她都不屑一顧的獨行。
醜面少女,公孫鬱文,她懷著愁苦,及一腔的希望心情,直奔崑崙山而來。
不知何故?
她對於自己此行的目的,卻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
換而言之,她斷定此行仍然是毫無收穫,失望而歸。
她每每思忖至此,芳心深處,就如同利刃猛刺一般,只痛得她熱淚盈眶……
她明知是失望,可是她還是要去。
這是為什麼呢?
唉!……
三年以前——
“崑崙派”上上下下,數百餘人,為了擴衛師門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是全體殉難,是否有人死裡逃生?江湖上傳說不一。
當“崑崙派”遭難的訊息傳至江湖上,曾轟動了整個武林,有那與“崑崙派”淵源深厚者,曾跋涉長途,想一探虛實,看看真相是否如江湖所傳說的那麼嚴重。
可是,那些人一個個的都頹然而返。
因為,他們不得其門而入。
起初,人們對於“崑崙派”全體殉難的訊息,尚疑信參半,不敢信以為真。
漸漸的人們的“疑”念動搖,而“信”念堅實。
這是由於三年來,江湖上未再聽到“崑崙派”的任何訊息所致。
就在人們對“崑崙派”漸浙淡忘之際,忽於此時,凡是在武林中,稍具聲望者,突然均接到了一份“崑崙派”的請柬前住參加,該派十八代掌門就職及重振聲威大典的請柬。
事發突然在武林中,又引起了一陣騷動。
傳說紛紜,而莫衷一是。
凡是參加此一盛者會。都瞭然“崑崙派”當代掌門此舉是別具用心,想借此機會引來仇家,以雪血海深仇。
換句話說,“崑崙派”當代掌門人,是絕對有把握雪仇的,否則,他斷不會再蹈覆轍。
因而,人們的談話主要內容,也是以“崑崙派”當代掌門人——餘生和尚的一切為主。
可是,直到現在,人們對於餘生大師的一切,尚是諱莫如深,眾口紛紜,而莫衷一是。
本來,這是一場亙古罕見,震撼人心的熱鬧場面,誰不想一睹真相呢?
因而,應約前來者,不下千人之眾。
可是,就在正期將臨之際。
“天賜”酒樓發生了那件震懾人心的慘案。
一時,人心惶惶,短短的半月之間,束裝而返者,佔了總人數的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