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是,武考皇帝李壽得子女十四人。只有兩子,李勢和李廣。李雄在位時,李壽聰明好學,豁達大度,很受器重。李勢為李壽正室長子,出生就立為儲親王,和太子皇孫同受教;李廣雖是側妃夙出,也受封了親王。太和皇帝李勢已過不惑之年,雖身強體壯,風流倜儻,膝下卻仍無子嗣。憂惱了二十餘年,自登基後,恐傳位無人,更甚。便日夜臨幸嬪妃,只為造人。荒廢了朝政。
馬黨隨口道:“早年有武帝尚能傳位哀帝。武德九親王為皇太弟也並非不可……”
李雄偏愛仁慈善良的李班,是故未將皇位傳給親生兒子。
李廣聽馬黨如此一說,立馬打斷道:“朝虎兄,此言詫異。我等閒之輩無定國實力,何德何能為皇太弟。此時面臨國難,我當匹夫有責,只想各位郡王,助我明日上朝請諫成功,為先鋒將軍,帶兵東行,保疆衛國。”
常璩聽罷,又喜又悲。喜的是難得九親王敢於迎難出戰,國之福;悲的是,戰亂的血流成河,迫使國人流離失所,民之禍。
“老臣心中有數。不過,此事還得從長計議。不必逞強,打無把握的戰。戰亂禍民。老臣再請柬皇上,三思而行,覓萬全之策。”
常璩說罷,激動地老淚縱橫。
眾人皆同意李廣請兵之事,大讚李廣有勇。他們是巴不得大難之前,有人擋一道,自己好討個幾日安生。
說定,李廣安排侍衛送各位郡王回府。此時也便安心有個著落。馬黨留了下來。
馬黨正直不阿。佩服李廣為人大方磊落,十足君王將相。對當朝皇帝作為頗有微詞。但李廣太重綱常,循規蹈矩。人無野心不為君。天象如此,也當順應天意。
馬黨道:“武德,為何不聯與眾大臣共薦,推你為皇太弟,你文韜武略,朝臣盡服,皇上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廣搖頭道:“朝虎兄,你我師兄弟更甚親兄弟。有些話,你我私下裡玩笑是可以的。你今日講出讓其他郡王聽了,不免他人錯想我等剛愎胸懷,覬覦皇位。傳了出去,可是大逆不道啊。往後,此話你休提,以免招禍。”
馬黨也是修詩懂禮之賢人,知口誤可能引來禍害。點頭應下。但也敢於直薦有理之言。
“你也知道,當今成漢,需有明君執政,治理天下,才能得到安邦興復。這樣荒蕪下去,如何是好。”
李廣閉目深思一會道:“國難當前,我等只想這次順利請諫出戰,立功凱旋歸來。朝虎,這還需爾等將士鼎力力助。”
“自當全力以赴。可……”
李廣搖頭揮手,“那便好的,其他莫言。”
馬黨也深知李廣性格,雖有些優柔寡斷,卻心胸開闊,說一不二。便休提某事,茶後告辭。
不日開朝。臣子步履匆忙,神色謹慎,立堂下等候皇帝。廟宇盡是嚴肅氣氛。
太和皇帝李勢出朝,消瘦龍顏甚是難看。雙目瞪瞪掃視群臣,落九親王李廣身上更為厲厲。眾臣俯首抱拳為禮,並沒看到龍顏不悅。
常璩立皇帝旁邊,都看在眼裡。
親聖侍衛吆喝:“開朝。行禮。”
眾臣整裝叩拜:“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勢拂袖:“平身。”
眾臣起身。仍舊俯首候命。
李勢緩緩道:“今日不議事。外患雖臨近,但還不是最可怕的。怕只怕內亂,防不勝防。”
此話一出,朝堂眾臣交頭接耳開。李廣和常璩不約而同相視,詫異之餘,鎖眉淡定。皇帝生性多疑,定有人流言蜚語到了皇帝耳中。
“是否先定內憂。”
李勢指著李廣著道:“九親王,你以為是王族,寡人胞弟,就要當皇太弟?想要握兵權出戰,立功;想要當皇帝;想要廢黜寡人。”
“臣弟不敢,請陛下明察秋毫。”李廣跪拜。
“你有什不敢的。寡人都知道了。”
常璩出位抱手道:“陛下,九親王確是忠心為國。臣敢以人格擔保……”
李勢目不看常璩,慵懶揮手道:“散騎常侍,今日你不必多言,退作一旁。寡人自有主張。”常璩不得不退下。李勢轉向馬黨道:“馬將軍,你有什好說的。”
馬黨跪下,“臣不知有何不是。”
李勢冷笑。
“拿下。”
眾武士衛不知如何是好,馬黨是他們可敬的大將軍。
皇帝的親信武士拔出了刀槍,直指馬黨胸口。
“請陛下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