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見劉劍心發足奔上,以為他要追擊,便飛身上去,將他擋下,同時也將申判救了下來。
慧明禪師提著申判的衣領,將他放在地上,不想一鬆手,卻軟軟的滑了下去,皺了皺眉,伸手往他鼻息探去,過了一會,搖了搖頭,嘆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大師,他……”劉劍心見慧明搖頭,知道申判只怕是死了,他幼時便因一些原因殺過人,所以並不怎麼懼怕,只是忽然親手打死了人,不禁心中有一股說不出道不明的古怪感覺。
慧明禪師道:“小施主,你這最後一拳,可太重了些。”
劉劍心笑道:“大師,當初申判打我之時,你也說他下手重了些。而如今我打他一拳,你也說重了些。以大師的武功,想要救人還不好說?”
慧明禪師一時說不出話來,他早已說過此間之事,自己不再插手,但劉劍心毫無心機,如此問了出來,不禁讓他有些難堪,不過想起劉劍心單純之心,也即恍然,並不往心裡去。
劉劍心也不再說話,將頭轉向彭瑩玉,見他猶自在療傷,頭頂之上,白霧滾滾,隱隱間氣分五股。
這正是五氣朝元之兆,只不過劉劍心並不識得,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世上練武之人,能夠成仙,修道之人,也能夠成仙,修佛之人,雖然佛道不同,卻也能夠修煉劍仙,以佛法駕馭。
劍仙之道,是為殺戮,以殺止殺,是為俠。
仙中俠者,便是劍仙。是以武林人士,多修劍仙。劍仙並非單只是劍,任何其他兵刃都能修仙,統稱劍仙。
仙人御兵之道,須度過“煉精化氣”,成就“煉氣化神”,至少要進入“煉氣化神”的化神階段,方能勉強御劍,採取各種金精,練就劍丸,然後要學吞丸,再後元神御丸,化丸為劍,口吐飛劍,殺人於千里之外。
而最低階的劍仙,手中持著兵刃,不能吞吐劍丸,是為偽劍仙,連自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劍仙,也抵擋不住真正的口吐飛劍。這種境界,便是仙武之道。
彭瑩玉如今的修為,在佛法來說,的確精深,以佛法御劍,其實已到了“煉氣化神”中的“元神”階段。
以元神御劍,才是真正的劍仙。到此境界,不但能御劍丸,外界兵刃,同樣能隔空殺人。
劉劍心體內有若水劍,乃是當初將死的劍仙送融入他體內的本命劍,正因如此,他才能修煉與那人同根同源的“上善若水功”,那若水劍捲縮成丸,在他修煉之時,便會經過真氣之火不住淬鍊,十年來,威力已大了不少,只可惜,他還不能徹底使用。
當初那位劍仙委實厲害,不但將若水劍融入他體內,而且還能危急時刻,三次救助與他,當年殺敵用了一次,破封印用了一次,如今還僅餘一次。
申判攻擊猛烈,但若水劍通靈,尤其是劉劍心修煉“上善若水功”之後,更是心意相通,知道絕不致命,所以並未出現。而若是申判真追蹤而上,橫使殺手,也是唯有劍穿咽喉之厄。
唐天令見到劉劍心大獲全勝,心情大好,頓時大展神威,將張無功逼退兩步,叫道:“且住,今日我並未攜帶暗器,許多手段施展不出,兼且我與兄弟重逢,有好多話兒要說,張無功,你可敢與我擇日再戰?”
張無功雖然中過五毒神掌,但畢竟是公平切磋,今日與唐天令比試,也不過為了討回面子而已,若唐天令不能使盡手段,他縱然勝了,也是毫無歡喜之意,聞言越開丈餘,道:“好極,三日之後,重慶府,醉雲樓,在下恭候大駕。”
唐天令哈哈大笑,道:“爽快!三日後在下必定前去,醉雲樓,早聞大名,屆時大戰之前,非先喝三大碗不可!”
張無功醜陋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對著慧明禪師施了一禮,道:“今日打擾佛門清淨地,罪過罪過,在下這就下山了。”
“阿彌陀佛,了塵,送張大俠出寺。”慧明禪師宣個佛號。他身後一個小沙彌領命而去,領著張無功率先走了。
眾人見有人退去,不禁都生了退意,本為天機神卷而來,想不到居然弄成這般樣子,但今日得見一個後起之秀,看見劍仙出手,登峰造極高手敗退,絕頂高手對決,以讓他們覺得不虛此行了。
但就在此時,忽然一人叫道:“怎麼這就走了?天機神卷不管了麼?”卻是張文此時醒來了,恰好看到張無功離去,便叫了出來。
眾人都知道他不但出手狠毒,而且舌能生花,能說會道,而且甚是多疑。瞧模樣,他自然是說什麼都不相信,那天機神卷與唐天令和劉劍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