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清淨,視野甚廣,所以他們飛得很高,遠遠便見到武當山彷彿一個巨大的烏龜一般匍匐在大地之上,不禁有些明白玄武之意了。
在修仙之道上,東有青龍,西有白虎,南有朱雀,北有玄武。玄武就是烏龜與蛇的結合,龜蛇就是玄武。
所以武當山又是真武大帝下凡之時的行宮。
這些傳說,劉劍心在正一道之中,都從典籍中見到過。
所以到了這裡的時候,都是他在說,彭瑩玉在聽。
彭瑩玉不禁感嘆:“讀萬卷書,倒也像是行千里路了。”
武當山上道觀甚多,一時之間,也不知張三丰在哪裡,他們索性拉來兩片巨大的雲朵,降落在偏僻地方,以防山上有普通居民。
難怪仙人都喜歡乘雲駕霧,一來瀟灑,二來卻是為了掩人耳目,否則還不天下大亂?
世界是平衡的,仙人有是有,但也不能太多,否則人人都去修仙了,沒有了凡人,那還是天下,還是世界麼?
所以便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資質,有些人能修仙,有些人不能修仙。這是保險起見,畢竟道教流行之時,許多人都想要嘗試看看是否是真的。
但有資質修仙的人,大多都是從古代一脈相傳下來的仙人一脈,要麼便是名師尋找到高徒。加上進入仙境,也有許多規矩,不能擾亂凡人的世界,便是其中最至關重要的一條。
世上像劉劍心這種自己摸索修仙的人並不多,他不懂規矩,尚且知道不能讓凡人輕易見識到神仙,更逞論其他仙人了。
朱元璋等人知道他的身份,那是因為他們雖然凡人,卻又不是凡人,這句話很好理解,但卻不好形容。
從某一方面來說,天庭的玉帝,和人間的皇帝是相同地位的。
所以每個世界,都有各自的平衡,只要互不干擾,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武當山最出名的無疑便是五龍觀了,據說乃是真武大帝隱居修煉之時所居住的地方。山上的道冠都顯得有些破敗,但正是從這破敗之中,顯露出一股超然如仙的氣息,讓人神清氣爽。
似乎破敗的廟宇、不驚人工修復的東西,便與自然貼近了許多。
這或許便是人們想起深山,想起破廟,總會覺得心境平和的原因。
半山腰之下,果然有許多道士,但劉劍心等人都看得出來,他們並不是進入仙武之境的仙人,而是普通的道士。
但是到了半山腰之上,便出現了許多頗有修為的道士,一個個仙風道骨,衣著光鮮,既有仙氣,又不邋遢。
他們在無人的地方,便用出縮地成寸的功夫,趕路甚快,不多時來到山上,忽然眼前一花,一個與劉劍心年紀差不多大小的年輕道人閃了出來,叫道:“誰人擅闖武當山?”
當時武當派無論在江湖中還是仙道中,都有不俗的聲望,隱隱然與少林寺分庭抗禮,加上武當本是寶山,甚至還有解劍池一說,只不過那只是江湖中的事,仙人的飛劍,都在體內,如何能解?
劉劍心老老實實道:“在下劉劍心,特來拜見張三丰張真人,今有性命交關的大事,煩請道兄通報一聲。”
那道士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兩眼,忽然嘆道;“你來的可不巧的很,師父已經仙去了。”
劉劍心大吃一驚:“什麼?張真人飛昇了?”他心中暗歎一聲,不會如此巧法吧?張真人與文才聖僧一起飛昇?早知如此,不弱求聖僧出手相救了,不過想起聖僧乃是佛家弟子,對魂魄不大注重,給他醫治,只怕有害無益。
那道士搖頭道:“非也,師父是……是……”說到這裡,眼圈一紅,接不下去。
劉劍心皺眉道:“不可能啊,張真人的修為通天徹地,這世上還沒有人能傷他。”他看得出來,眼前的道士不過是人仙修為,距離長生之境還遠得很,恐怕還不知道張三丰的厲害之處呢。
那道士道:“師父沒有呼吸心跳,已經十多天了,這還不是……”
劉劍心一擺手道:“在下與張真人算是有些交情,不如讓我去看看如何?以我猜測,你師父估摸著是又陽神出竅了!”
那道士畢竟年紀輕輕,修為也不高,見劉劍心說的煞有其事,想起自己還有幾位師兄在山上,倒也不怕他們有什麼不利心思,當即點點頭,帶著劉劍心等人往山上走去。
路上,劉劍心得知道士名叫孫碧雲,乃是張三丰的第六弟子,也是最小的一個,修為自然也是最低的,他說到這裡的時候,還靦腆的紅了臉,讓劉劍心不自主的想起自己出道的時候,不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