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拿出來集中展示。”
郭蘭聽後,笑道:“爸,你又在做白日夢了,這樣一個大專案,沒有幾十個億是做不出來的,誰會願意在這種事上投錢呢?”
“那可不一定。”張均笑道,“我就比較有興趣。”
郭蘭一怔,然後才想起張均的身份,天行投資公司的老總,她眼睛一亮,笑道:“爸,你這下找對人了!張均就是大資本家,一定要拉他下水。”
張均翻起了白眼:“什麼大資本家,是企業家。”
郭教授看著張均,眼中有些許期盼:“張均,你有什麼想法?”
張均剛才是被郭教授觸動了靈機,他笑道:“郭伯伯,我的想法呢和你的差不多,但在理念上有本質的不同。您是想租別人的東西,然後展示給所有人看。而我的想法是,提供一個文物展示的平臺,讓那些擁有文物的人願意將它們拿出來賺錢。”
“賺錢?”郭教授一臉迷惑。
“是這樣的,假設我們成立一家大型的博展公司,並且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那麼就可以在世界各地進行巡迴展出。巡展的的時候當然要收門票,門票的收入就是租金的來源。”張均道,“你我的想法看起來類似,其實目標不同。你的目標是花錢租東西,我的想法卻是收東西去展覽賺錢。前者十有**會賺錢,後者有很大的可能會賺錢。”
郭蘭想了想,道:“張均,我覺得你的想法也懸乎,門票能收幾個錢啊,能有租金多嗎?”
張均道:“這個就要找專業人員去規劃了,到時候討論出一個合理的門票價格,我想問題不大。”
“說了半天,你是不是願意做這個專案呢?”郭蘭眨巴著眼睛問。
“做,為什麼不做?”張均笑道,“收門票只是賺錢的一種方式,我們還可以透過做高仿產品,開展鑑寶活動,甚至人為造就某一領域的收藏熱潮,這些都是可以大把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