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開看得很清楚,老葉家第三代確實沒有什麼像樣兒的從政人才,如果他不是獲得了後世三十年的人生經驗,也不可能走上這條路,甚至連葉子平的上位,都是具有很偶然的機會,加上葉開的推動。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老葉家在第二代之後,就全面退潮了,可是現在既然第二代已經停住了,那麼葉開作為第三代的人物,就有能力也有義務把老葉家的大旗撐起來,繼續在國內政壇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國家多難,百業待興,在這個大潮起落的時代,葉開自然不能夠辜負了這大好的青春年華,浪費在遊戲紅塵之中去,他有意作為一根超大的棒子,攪動這一潭死水,讓這個國家早日能夠強大起來,無懼於外辱,無懼於內憂,無愧於人民,把所有的憾事都給拋進太平洋裡面去。
“這個位置不好坐啊。”葉開想著這些事情,不由得又深深地嘆了口氣道。(未完待續!。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打造中國的洛克希德公司【二更】
葉開回到聖王村的六天之後,葉子平打了電話過來。
“怎麼樣,這個管委會主任好當嗎?”葉子平在電話中笑著問道。
元旦這一段兒,葉子平是比較忙的,這兩天才算是消停了一點兒,想到了兒子葉開,他就打了電話過來問問情況,看看葉開在這邊兒過得如何?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啊……”葉開撓頭道,“原來當個破主任,竟然有這麼多的破事兒要處理,我現在打算聘請管理人才過來,幫我分憂了。”
“呵呵,當領導的,把握住大方向,解決大問題,就可以了,一些瑣碎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其他人去處理。”葉子平就笑道,“我這裡正在建設浦東新區,要不要給你介紹一點兒先進經驗?”
“那當然好啊,主要就是機構建設方面的經驗,我這裡比較缺乏。”跟他老子,葉開自然不需要客氣,立刻就提出了要求。
葉子平當然不會有所保留,事實上他那邊兒的新區建設確實有很多經驗,“我跟寧天和說一聲,讓他把這方面的經驗總結一下,派人給你送過來。”
寧天和自然就是寧霜的父親,此時已經是正廳級的官員,浦東新區的區長。
雖然浦東新區跟聖王新區都叫區,可是差別卻是很大的,人家那個區是非常完善的行政區劃,而聖王新區只是側重於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所產生的一種特殊事物。
所以,寧天和是正廳,而葉開只是副廳。
不過提到了寧天和,葉開就想到了寧霜,倒是有一陣子沒有見她了也不知道她在江中大學呆得怎麼樣,是否能夠適應?
上一次去探視她,結果在半路上被人追殺,差一點兒就報銷了事兒現在卻又是因為諸事纏身,脫不開身,想去見她也沒有時間。
“看起來,還真是得找幾個好幫手才能從這些瑣事中脫身啊!”葉開嘆息道。
當然了,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打響聖王新區成立的第一炮,招商引資!
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因其具有高成長xìng、高收益xìng、高滲透xìng、高帶動xìng,充當著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競爭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與發達度的主要標準。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地的高新區成為了各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
自195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創辦世界上第一個高新區(後來發展成為矽谷)以來,世界各國和地區紛紛效仿,競相興辦高新區,許多國家都把興建高新區作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戰略措在世界高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推動下,國內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以政府制度創新為依託,也建立了自己的高新區。
為了促進高新區的發展,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對高新區及高新技術企業的系列扶持政策。正是在這種政策扶持的環境下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大量的高新技術產業高新區或其它各類不同型別的高新區。
為利用高新區各項優惠政策,各地高新區大多存在對高新技術“虛擬化”,園區內真正的高新技術企業比較少多是打著高新技術企業的牌子,向上面要優惠政策,而且隨著高新區的不斷發展壯大,高新區管理機構日益臃腫,高新區管理行政化傾向日益嚴重。
在葉開的印象當中,國家高新區歷經了兩個發展期,第一個時期是現在這個時代,也就是“一次創業”時代,是以兩免三減半等政策和土地優惠為主。第二個時期是十年後的“二次創業”,以內涵